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No.216


谈《理查三世》

金 庸

《理查三世》的上映,在英国与美国电影界都是一件相当轰动的大事,但在香港,似乎并没如《王子复仇记》和《恺撒大帝》那么受注意。原作比较不出名,或许是原因之一。但总的说来,这还是一部值得比较详细谈谈的影片。


1955年上映英国电影《理查三世》海报

(接上文)

初显身手

电影开场时是爱德华四世加冕(那本来是《亨利六世》第三部中的最后一场),这时理查已杀了敌方的国王父子,建立了殊勋,此后运用权谋的第一个对象是他哥哥乔治。乔治本来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坏蛋,电影中的尊吉格德把他演得太崇高了。要知在这部戏中是完全没有好人的,一群大坏蛋在尔虞我诈地斗争,而所有的坏蛋都不是驼背理查的对手。在争夺王位之战时,乔治曾背叛他的哥哥爱德华。他的被处死并不引人同情(虽然不免觉得可怜),观众感到兴趣的,是看理查怎样大显身手。戏剧的主旨不是描写善与恶、是与非的斗争,而是在“黑吃黑”的残杀中暴露人的性格。


1955年上映英国电影《理查三世》剧照

引诱安妮

使美丽的安妮屈从于自己的意志,是驼背理查的得意杰作之一。理查对安妮当然没有爱情,性的欲望也并不重要;在政治上,与她结婚固然有利于实现他的计划,然而在引诱的过程中,理查也不着重这一点。最使他发生兴趣的,由于这是一件难事。他杀死了她英俊温雅的未婚夫(王太子),杀死了她未来的公公(英王亨利六世),正在她扶着公公的灵柩哀哭时(电影将棺材中的尸首改为是她的未婚夫,使感情更为激荡),他却去向她求爱!更何况,他是一个十分丑陋的驼子。他说:“哪一个在这种心情下的女人曾被人追求?哪一个在这种心情下的女人曾被人追到手?”但他用坚强的意志、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进攻,使安妮茫然不知所措,终于屈从于他。

安妮绝不是性格放荡,甚至不是软弱,而是落入了一个智力极高、意志极强的人掌握之中,摆脱不了,逃避不了。理查加之于她的,不是体力上的强暴,而是意志上的强暴,是更加压倒一切地摧毁了她的抵抗力。

劳伦斯·奥利弗和嘉运宝琳这场对手戏是全部电影中最精彩的片段。


1955年上映英国电影《理查三世》剧照

杀希史丁斯

理查除掉希史丁斯时手段之辣,可以说是流氓政治的典范之作。他事先查到希史丁斯对自己的计划不赞同,于是召集会议。他故意迟到,向希史丁斯客气一番,然后与主教提些闲事,要他去拿杨梅来大家一起吃。希史丁斯毫不提防,觉得理查今天的心情好极了,同时以自己被当作是他的密友而得意。哪知突然之间,理查闪电般提出了指控,他还没来得及自辩,理查已下了斩首的命令。

导演处理这场戏时巧妙地运用了一张长桌,使出席会议的人一个个地离开他,后来,希史丁斯孤零零地处在长桌的一端,另外的人都聚在另一端。观众一瞥之下,就知道他的命运已决定了。这种形象化的表现方法,在电影艺术中是很重要的。

杀白金汉

白金汉是理查最得力的助手。他一言一动,都极力模仿领袖的模样。他宣布拥戴理查做国王,群众毫无反应,他派在群众中的流氓就高呼:“理查万岁!”但当理查即位之后提出要杀两位小王子时,白金汉却迟疑了一下,说要考虑。理查绝不容许别人迟疑,他马上派人去干杀人的勾当,当白金汉再来表示同意时,理查已故意显得毫不感到兴趣。白金汉一再提到他先前答允过给他的报酬。我们或许会觉得白金汉很蠢,这要求提得多么不合时宜,但仔细一想,这实在是最好的时机。白金汉抓紧了机会,要以同意杀小王子来交换理查诺言的兑现。哪知理查比他高明得多,他不容许部下对他要挟,也不容许部下有丝毫的迟疑。


1955年上映英国电影《理查三世》剧照

杀小王子

理查做了国王。但照传位的规矩,国王应该是他侄儿做的。他绝不容许那两个小王子活着,这是十分现实的事。两个小王子是否嘲笑他的残疾,那并不重要,不过这场戏很有戏剧效果,透露了理查的心情。他叹道:“这样小而这样聪明,人们说那是活不长久的。”我国京戏的《贺后骂殿》情况与这段戏很有相同之处,赵匡胤突然暴死,他的弟弟赵匡义接位(大概赵匡胤是被赵匡义害死的,所谓“烛影摇红”,成为历史上一个疑案),首先就非把皇太子逼死不可。英国有许多批评家觉得理查各种罪行中,杀害小孩最令人不可容忍。约翰逊博士和柯尔立治两位大文学家所以对《理查三世》这个剧本批评恶劣,主要似乎是从道德观念出发的。其实我们看一下现实的政治情况,如果理查不杀死小王子,那才不合理呢。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了做皇太子的哥哥建成,也绝不能让建成的儿子活下来。英明如唐太宗者尚且如此,何况理查?

转变和结局

理查做了国王,他的才能已没有发挥的地方。就在这时候,他生命中的软弱与阴暗开始了。有人认为莎士比亚写到他做了国王之后,以后的各场戏就大为减色,再没有机智的火花和才华的光芒。其实,这不是莎士比亚后劲不继,而正是这个悲剧的本质。是理查这个人深刻的个性。他拼命往上爬,爬到了顶峰之后,一切才智和意志突然之间消失了。他会突然失却自我控制,会更改发出了的命令。他在醒觉时从没受过良心的责备,但鬼魂在他梦中出现了,这表示在他下意识中,他还是会因自己的恶行而感到不安的。最后他是在战场上战斗至死,死得十分英勇。他临死时大叫要用一个王国来换一匹马,萧伯纳指出,只要能保持战斗的狂喜,理查愿意用十二个王国来交换。


1955年上映英国电影《理查三世》剧照

理查其实并不喜欢做国王,他是喜爱在争夺王位时的这一切战斗。

电影拍得怎样?

整个说来,是一个成功的改编。但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还不够单纯化。配音过于庄严,没有阴沉和讥嘲的意味。最大的缺点,似乎是没有使观众感到对理查有一种不自禁的钦佩,因而失却了悲剧意味。英国大批评家查理士·兰姆称他为“崇高的天才,神通广大、深刻、机智、多才多艺的理查”,在银幕上就如同我国京剧舞台上的曹操,奸恶掩盖了枭雄的才气。

1957年4月4日


作家出版社倾力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购买链接


《金庸散文》

金庸 著

作家出版社


排版:邓 宁

编辑:刘 林

一审:刘岂凡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体矩阵




往期回顾,点击关注

景宜:边疆大地抒情诗人——王蒙

送别琼瑶:故事里火花燃烧爱也依旧

新书推荐 | 《影响中国的古代科学巨匠》:小说有奇趣,巨匠是真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