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最让人向往也是最难为情的便是磕头拜年了,向往的给长辈磕头有压岁钱,难为情的是站在长辈面前总是羞于张口,“过年好”三个字比拉粗屎还憋的难受,紧张的厉害或是被长辈故意为难,更是狠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但是长辈掩在口袋的两分钱诱惑力太大,拜也得拜不拜也得拜啊。


天刚蒙蒙亮,穿着洗刷干净的新衣服,想好要说的祝福语,渐次从自家亲太爷、爷爷开始,然后是本家爷爷、叔叔、伯伯逐门逐户地开始拜年,冷也不怕,黑也不怕,涩涩地有点害羞,微微地说话有些结巴,拜年的时候总是不敢抬头看长辈们的脸,稀里糊涂拜毕老人们却恶作剧般就是不给压岁钱,大声说:没听到,重来!我和妹妹就又一次抓着衣角或是流着鼻涕再一次嗫嚅地说一声:XXX(尊称)过年好!坐在炕头的长辈们高兴地哈哈大笑,并还嘴说道:你也好!这才算是拜年完毕。

你还别说,拜年的习俗不仅是中国礼仪之邦长幼尊卑的继承与发扬,同时也能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虽然农村的长辈们并不懂这些大道理,但骨子里善良与明礼的“家风”却代代相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后代,拜年的时候大一点的哥哥姐姐总要招呼好自己的小弟弟小妹妹,行动绝对是有计划、有目的性的,三五岁小孩子年龄尚小还没明白为什么要拜年,拜年的目的是什么,总的来说是一件有利可图的好事儿,那就和跟屁虫一样的依次拜吧。先去那家再去那家是历年来约定俗成的,先远后近先周边后长远,先老人后年轻,既灵活又机动,速战速决,无论去谁家拜年都是一连串鱼贯而入,这样才显得家簇人丁兴旺。


进了堂地,深吸一口气替自己壮壮胆儿,撩开门帘,“爷爷奶奶好”、“婶婶叔叔好”、“大爷大妈好”,翻来倒去就那么几句,长辈们端坐在炕上,满面堆笑,一个劲地“好好、你也好”个不停,富裕一点给五分钱钢锛儿再加瓜子和糖一大把,说不定还有牛奶糖、酥糖、红枣、黑枣花生,家境一般的把那个小口袋萎萎缩缩的藏在被垛子后或炕角,没有生活来源的老人也就是两块糖甚至一块,最多给二分钱或一分钱,但无论给多少一个都不能少,不能差。拜完之后长辈们摸摸孩子们的脑袋夸奖这个家伙又长高了,那个家伙将来一定有出息之类的话,最后感叹岁月不饶人,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们又老了一岁。胆小的孩子回家父母不免问去谁谁家了,怎么拜的年,有的孩子总是弄错辈份,尤其是见了当年新结婚的婶婶,更是“炯”的不行,小媳妇们为了尽早融入婆家集体,孩子们没喊出声来却给的压岁钱最多。

年拜完了,天光放亮,院子里的旺火余温尚存,塞北冬天的早晨冷的怕人,寒气凌厉脚下踩着咯吱咯吱的积雪,一早上东家跑西家窜,脸被冻的通红,戴的棉帽子边缘结了一层呼气霜,脚也冻麻了,兄弟姐妹踏着初升的太阳满载而归,回到家先顾不上吃饭,脱了鞋盘腿坐在炕上认认真真清点拜年得来的“战利品”,还要提防哥哥抢去,然后就开始比谁的压岁钱多,毛钱最珍贵的,牛奶糖单独藏好。还有过滤嘴烟盒、北京点心等稀罕玩艺儿定是当兵探亲归来的二叔叔或是北京念书的四叔叔给的,再和妹妹讨论一下忘记去谁家了等一会儿补上,非常认真。


拜年的压岁钱父母不截留,孩子们各自收藏保管,只等过完年供销社开门后,买心怡已久的小人书或是那枝亮晶晶的自来水钢笔。藏好的糖块可能要保存半个月到一个月,心细的孩子保存半年糖上都粘满了土沙沙,有的糖和纸都粘在一块了,实在无法保存才狠下心来舔掉。

糖块或舔或砸随着甜蜜蜜流进肚子的时候,,这个年才从记忆中逐渐远去......

平民老冯

有想法、有锋芒、讲真话的小人物!

原创不易 关注分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