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激发文化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是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其中,通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利用科技手段助力文化遗产保护,是当前应加快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比如建立大运河保护开发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能更好地打造这张中华名片。
根据联合国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共有世界遗产59项,以长城、故宫和大运河等为代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群、文化景观等多种类型,它们不仅是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其中,大运河的保护与开发是统筹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
大运河文化以大运河为依托而形成。大运河是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近3200公里。大运河的建造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自北向南,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沿用两千多年的交通大动脉。大运河的修建和贯通,不仅促进了中国南北地区的政治统一和文化交流,也形成了大运河地区独特的社会文化。不仅孕育了丰富的文学艺术作品,如诗词、歌赋、戏曲、绘画等,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例如,运河两岸的节庆活动、民间传说等都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可以说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前中国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接力棒也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从宏观层面来看,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担负起历史的责任,也是保护好中华文化的根,中华文化的魂,接好炎黄子孙传递的接力棒。从元朝时期对大运河进行的改道与修缮,再到明清时期,完善漕运管理制度和增设漕运机构,对大运河进行了多次修葺,都是对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大运河本身的交通作用在逐步减弱,但国家对大运河的保护工作却从未停止,国家对大运河进行了多次整治和修复,使其焕发了新的生机。通过国家的不断努力,在2014年6月22日的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更好地提升了大运河的国际知名度,也推动了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
从微观层面来看,近年来,北京、山东、浙江等多地联动与协作,也在传递着大运河保护的接力棒。一是传好制度规划的接力棒。北京市、山东省、浙江省分别发布了保护大运河的规划,用制度为大运河保驾护航。北京市于2021年发布了《北京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明确了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中长期目标,以打造文化之河、生态之河、发展之河、民生之河、融合之河为目标,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山东省于2020年发布《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提出统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河道水系管护和生态环境修复,构建大运河整体联动保护大格局。同年,浙江省也发布了《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明确了大运河浙江段的发展目标,全力实施八大工程42项重点任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大运河文化。
二是传好数字技术的接力棒。北京市、山东省和浙江省分别通过数字技术的使用,完成了对大运河文化的保护。北京市积极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大运河文化保护,通过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官方网站、数字云平台、数据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场景重新呈现大运河的辉煌历史和发展脉络。同时,搭建有监测预警、基础数据库、专项监测等功能的大运河文物监测预警总平台。山东省巧用数字技术,实现对大运河文物的保护与再现。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大运河南旺枢纽等重要文物本体进行高精度激光扫描测量,建立涵盖三维坐标、反射率、色彩及文物病害等信息的数据管理系统。同时,推动博物馆展陈方式升级,在汶上县博物馆推出数字化展示平台——数字文物墙。浙江省则通过数字技术打造数智运河系统,对大运河遗产点进行精准监测。通过构建“水陆空星”多维度体系,全面采集遗产核心数据,实现遗产保护的数字化、智能化。
三是传好交流合作的接力棒。以北京、山东和浙江为代表的沿线省市形成合力,共话大运河保护新篇章。自2019年以来,北京市与杭州市轮流主办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这一机制有效地促进了京杭两地及大运河沿线省市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在2022年,山东聊城举办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吸引了北京、浙江等地的参与,旨在传承弘扬运河文化,延续运河千年神韵。通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运河成为新时代的文化之河、交流之河、发展之河。
大运河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一个代表,更多地传好文化发展接力棒的故事还在中华大地上继续。
(文/张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