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御瓷凝瑞——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吉祥动物纹瓷特展”,近日在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展厅举办。展览展出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的明代瓷器中,以吉祥动物纹为装饰题材的器物120件。
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
整个展览以各类吉祥动物纹为线索布陈展品,除了最多见的龙纹、凤纹之外,还有很多生动有趣、寓意美好的祥禽瑞兽、神话动物形象,或威猛或灵动或呆萌可爱,无不蕴含着人们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缩影。
部分展品。主办方供图
部分展品。主办方供图
部分展品。主办方供图
展品中,不仅有宣德青花蟋蟀罐、成化天字罐等明代御窑珍品,还有多件无传世品的修复件,如造型奇特的“成化青花凤穿花纹鹤颈瓶”,迄今发现的永乐朝御窑瓷器中器身最高的“甜白釉盘口兽耳长颈瓶”,以及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官方IP形象的原型“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等。
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主办方供图
展厅内还设置了触摸御瓷的体验环节,为观众提供亲手感受明代御窑瓷器的难得机会。触摸的瓷片来自明代正统年间未烧制成的青花龙纹大缸,距今已有约580年的历史。
触摸御瓷的体验环节。主办方供图
景德镇御窑是明清两代官方设立的御用瓷器专门生产机构,自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起至清代宣统朝止,500多年间,聚集技艺最精湛的工匠,烧造出难以计数的瓷中佳品。由于窑烧的复杂性,变形、开裂、偏色、窑粘等情况在烧瓷过程中时有发生。为保证出品质量,御窑厂实行严格的拣选制度,符合要求的完整器被运至京城,有瑕疵的则被就地砸碎、掩埋。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对御窑厂遗址的考古发掘已收集到瓷器残片数以吨计,并修复出1000多件明代御窑瓷器。这些碎瓷片和修复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现存器物所不具备的信息,拓展了对陶瓷品类的认知。
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
恭王府在清代曾居住过多位皇室成员,当时的陈设和日用瓷器也以景德镇御窑出产为多。顺应明清时期盛行的祈福风尚,恭王府的建筑在形制、装饰等方面都体现着福瑞吉祥的寓意。尤其花园的设计,以“福”为中心,以诗为布局,直白处一目了然,含蓄处意境深远,秀丽与凝重并存,反映着主人高雅的审美情趣,也传达出祈福迎祥的强烈愿望。
明清景德镇御窑出产的瓷器,亦多以吉祥纹样为装饰,是当时生活美学思想的重要体现。比如,位于展厅中央的“宣德青花鹦鹉折枝花果纹盘”,直径达72.3厘米,是不多见的御窑出品大器。盘心绘鹦鹉啄桃图,画意应取自唐代诗人杜甫《山寺》诗中“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一句,象征着生机勃勃、自在安乐的生活状态。鹦鹉音同“英武”,被古人视为瑞鸟,是广受喜爱的宠禽。配合此件展品,还展出了恭王府博物馆收藏的清道光年间绿釉鹦鹉一对。
清道光年间绿釉鹦鹉一对。主办方供图
春节临近,展览所在的恭王府乐道堂院内专门设置了身着明代督陶官官服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IP形象“岁岁鸭”与身背“福字轴”的恭王府博物馆IP形象“恭小福”,携手为大家献上新年祝福。
本次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联合主办。
展览将持续至3月30日(周一闭馆)。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