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4日,来自粤西小城的6个年轻医生在北京“C胃出道”。

他们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信宜市人民医院)MDT团队成员,在全国胃癌中青年MDT菁英挑战赛历时5个月的漫长赛程中,过五关斩六将,作为广东唯一代表闯入总决赛,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代表队巅峰对决,最终斩获季军。

小城医生在大舞台上尽情绽放,离不开中山六院派驻专家、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陈实和内镜外科副主任医师胡健聪的指导。

再往深处溯源,他们的成长,以及背后所代表的信宜市人民医院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则是中山六院与信宜市合作共建的显著成果——2023年初,茂名和信宜积极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引进省级优质医疗资源,探索山区县医疗发展新模式,短短几个月就开花结果。

同年11月,全省“百千万工程”现场会在信宜召开,与会人员充分肯定这一模式,认为是高质量推进县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典范。

打造“家门口的中山医”

在很多人印象中,信宜人看病就医的安全感、获得感并不低。国家和省卫生健康委的有关考核中,信宜也总能排名前列。

作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信宜市从医改之初就开始了自强之路。2017年入选全省县域医共体试点县,2019年入选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以此为契机,市委、市政府投入逾10亿元,大幅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水平,同时内引外培推动人才队伍和专科能力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前行。

努力体现在数据上,首先是县域内住院率的稳步提升:2016年以87.9%排名全省第五,2022年以93.7%排名全省第二,仅次于隔壁的高州;在DRG能力和学科建设能力方面,信宜市人民医院也表现突出,连续多年位列全省第三。

鲜花着锦的背后却有着不容忽视的遗憾:重大疾病患者外流较多,胃肠肿瘤患者初始收治率仅为17.7%,未能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县”;这些患者带走了大量的医保资金,反过来又制约了卫生健康事业的良性发展。

“2018年首次国考,我院成绩是B+,但增加四级手术等系列内涵建设指标后,排名就迅速后退,2021年下滑到900多名。”副院长刘小莲回忆。当时医院大部分科室主任年龄偏大,新引进的年轻医生学历偏低,跟不上时代发展。

放眼整个县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管理运营理念和信息化建设等,与群众的多元化就医需求有着较大差距。

如何改变这一窘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扩容”“均衡”,两个关键词为信宜市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指明了路径。

2023年2月,在省卫生健康委和茂名市指导下,信宜市委、市政府牵头,中山六院与信宜市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选派管理和临床专家常驻,按照“信宜所需,六院所能”原则,从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服务文化等方面,快速提升后者综合服务能力,打造粤西、桂东区域医疗中心。



▲2023年2月8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揭牌

这是一种新的合作方式。“我们不是托管,也不是帮扶,而是合作共建,把粤西医院作为六院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进行同质化建设,从过去的粗放式发展迈入精细化管理。”中山六院副院长姚麟说。在医院流程优化、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级评审等领域经验丰富的他,被任命为粤西医院首任院长。

中山六院首批还派出9位高水平常驻专家。他们于3月31日正式到岗,开始了广州、信宜两地奔波之旅,也开启了信宜健康事业的蜕变之路。

更早之前,姚麟就多次为信宜市卫生健康工作出谋划策。2024年1月,2022年国考成绩出炉,信宜市人民医院排名446名,比上一年前进480名,等级从B提至B++,其中就有他和中山六院专家的深度参与。

如今以身入局,他们把粤西医院作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全新尝试,启动“家门口的中山医”建设,推动医院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改革从制度建设开始。“我们强化科学管理,把2023年定位为制度建设安全年,新建、修订制度140余项,废除8项。”姚麟说,中山六院的发展理念平移复制到信宜,包括“三创三服”(创业、创新、创优,服务患者、服务临床、服务同事)的文化理念等,结合当地特点逐一落地。

在推动“六院经验”本土化的同时,医院坚持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信宜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永飞兼任医院党委书记,协调卫生管理部门乃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为共建保驾护航。

2023年9月和11月,省委书记黄坤明、省长王伟中先后带队到信宜市实地调研“百千万工程”实施情况,对信宜市“建强医院”提出了寄望。

值得一提的是,信宜市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不止有粤西医院的实践,市中医院与省中医院、茂名市中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市妇幼保健院与省妇幼保健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医联体及专科联盟,也成为提升当地中医和妇幼专科服务能力的有效探索。

上下同欲者胜。不久后,2023年县域内住院率出炉,信宜再次提升0.2%,达到93.9%。增幅看似很小,但在另一个层面体现了改革成效——“与2022年相比,信宜市医保资金外流减少了大约50%。”姚麟说,这才是内涵建设的魅力所在。

打造粤西桂东肿瘤防治中心

医保资金的留下,前提是重疾患者的留下。

雷先生就是代表。3年前,他腹部持续疼痛且能触摸到包块,跋涉4个多小时到广州就医,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因为病灶复杂、手术风险大,专家建议先药物控制再伺机手术。然而,往返两地行程累计近6000公里,雷先生没有等来好消息,多种靶向药物治疗均未能改善症状,还因长期服药引发下肢浮肿、疼痛。

听说中山六院合作共建的消息,他抱着一丝希望找到了派驻专家、粤西医院常务副院长、结直肠外科学科带头人骆衍新。

此时,医院正在推行MDT和ERAS(快速康复外科诊疗模式),分别出任粤西医院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和内镜科学科带头人的陈实和胡健聪,联合肿瘤内科、心血管内科、营养科等科室专家会诊,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随后,骆衍新与他们通力配合,历经3个多小时,成功切除直径达20cm的肿瘤。当天,雷先生就能下床活动。

在家门口就能看好大病,患者不止省钱、省事,还有更多获得感。

91岁的廖奶奶因为消化道出血,诊断出极为复杂的直乙交界中分化腺癌,以患者的身体状况,远程奔波到外地风险极大。但在陈实等人的努力下,老人不出信宜就成功手术,顺利切除肿瘤,ICU、营养科等科室则从术后监护、伤口护理等方面提供帮助。两个星期后,老人痊愈出院,没有任何手术并发症。

叶女士怀孕期间,彩超发现胎儿有腹腔肿物,之后到广州三甲医院检查,也未能明确肿物性质。足月后,她在粤西医院顺利分娩,婴儿被转到新生儿科,检查发现左腹有一个直径9厘米的巨大囊肿,已经危及生命。

中山六院小儿外科专家王德娟联合派驻专家、儿科学科带头人李思涛,以及当地多学科专家,顺利为只有4天大的小丫头摘除囊肿,术中出血量不到10毫升,而且不影响孩子未来的生育功能。

截至2023年12月,信宜市人民医院累计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37项,CMI值增长20%;总手术量同比增长21.52%,四级手术同比增长91.69%;微创手术同比增长46.76%;前文提及的肠胃肿瘤手术更是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同比增幅高达253.52%。

“我们要把国内乃至国际先进规范的诊疗技术带过来、留下来,尤其是让胃肠道肿瘤方面的优质诊疗服务在信宜落地生根。”陈实说,短平快的小手术对提升临床技术意义不大,必须不断挑战高难度,改变认知,才能提升。

除了10位常驻专家,中山六院还累计派出柔性专家100余人次。姚麟更充分发挥本院专家在学界的影响力,引进了一批高水平学术会议和论坛。

通过一次次高难度手术的带教,以及最新的综合治疗、标准化治疗理念的洗礼,当地医生医技水平快速提升。反映在临床上,是超过80%的肿瘤患者选择留在本地就医,医院的口碑也迅速传开,市外患者比例明显增加。

瞄准粤西桂东胃肠专科和肿瘤防治中心,除了快速提升临床专科能力,平台建设也不可或缺。经过10个月建设,9月14日,2024年中秋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信宜市人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正式建成,填补了当地肿瘤放疗及核医学的空白。

“这是茂名优化县域医疗服务体系的最新代表作,也是信宜增强县域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构建现代城市品质的代表作。”周永飞说。



打造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典范

2024年5月21日,一个被称为网络情人节的日子,信宜人迎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i信医”正式上线。

“i信医突破了物理空间限制,高效整合线上线下医疗资源,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全流程、全方位、无缝对接的服务。”姚麟说,这一创新打破了智慧医疗的信息孤岛,整合了整个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数据,可以为居民健康画像,有助于医疗机构专科建设,也有助于健康政策的优化、调整等。

骨科专家王炜昌向本刊记者详细展示了应用场景,包括且不限于在线问诊复诊、线上检查检验开单、开具住院电子单、慢病处方开具及续方、药品快递上门、专科护理预约以及上门居家护理等。

“最多时,一天有20多个患者线上问诊,我可以即时查看他们的既往病例、在乡镇卫生院拍的片子,也可以视频连线问诊。”他说,截至2024年9月,i信医已成功连接28个医共体医疗机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809名医生入驻。

显然,i信医是对信宜市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再一次赋能。

2023年,信宜市依托粤西医院,进一步整合医疗资源,形成了“1+2+25+352”的紧密型医共体,并在机制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系列探索。

“我们建立了一套新的遴选机制,选拔真正能干活、想干活、能干成的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任职,建立培训和考核机制,确保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姚麟说。目前已选派25名主治以上的技术骨干挂职基层卫生院副院长,采取半脱产的方式开展全方位帮扶,提升基层综合服务能力。

以镇隆镇卫生院为例,通过医共体建设上下联动,打造血液透析、中医康复特色专科,当地患者大量外流的情景一去不返,“小病不出村镇”成为现实。

“中山六院与信宜市人民医院的合作共建,有效推动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均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提高县域内住院率。”茂名市卫生健康局局长何泽添说,希望粤西医院立足新起点,锚定建成信宜乃至茂名急危重症区域救治中心、粤西桂东肿瘤防治中心、国家级县域医共体(健康信宜)示范中心等三大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在医联体建设、分级诊疗、医院管理、专科建设、特色诊疗等方面大胆创新,为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信宜市和中山六院合作共建是一次10年之约,2024年只是第二个年头。倘若数据会说话,派驻专家的往来奔波一定不会被忽视——广州到信宜没有高铁,开车单程至少4个小时。“说辛苦也辛苦,但看到取得的成绩,特别是想到当地群众看病不用再舟车劳顿,大家都很有成就感。”姚麟说。

他们的辛苦没有被忘记,他们的成绩有目共睹。如今,茂名市卫生健康局总结信宜经验,结合广东省人民医院与茂名市人民医院高水平医院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与茂名市中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帮扶化州市人民医院等探索,形成茂名县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新思路,推广到所有县(市、区)域。

从信宜开始,一个崭新的县域医改样本渐入佳境。

(如无特殊说明,文中数据截至2024年9月)

责任编辑:刘山青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乐虞莹

终审:李文敏

审定发布:李汉荣

稿件来源:广东卫生在线

记者:宋炳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