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小红书,有没有一种错觉,彷佛误入了联合国?


大量美国和欧洲网友涌入小红书,目之所及全是热情似火的老外在进行民间友好交流,一刷一个refugee。本来逛小红书是为了解压的,现在变成做阅读理解了。

雅思人有救了,可以随时随地学英语了。


我的2025年至此最大的收获是:成功记住了“refugee”这个单词。


有交猫税、交娃税的 ▼


有教烹饪、学中文的 ▼


甚至还有约拉粑粑的 ▼


此处插一个词语解析, 初来乍到的外国网友到新地盘,为了以示友好而自发晒自家猫或者娃,称为“交猫税”、“交娃税”。小红书网友也自发制作了“猫税收据”,并在每一只有可爱猫咪的帖子下张贴,一场以猫咪为起点的“中美民间交流”就这样轰轰烈烈的进行着。


一夜之间,“小红书博主”成了当前最为流行的国际性职业,小红书在Apple Store的下载量也史无前例的跻身榜单NO.1,估计3天就完成了3年的KPI。而至截稿时为止,小红书平台上“tiktokrefugee”话题的流量量也已达到到1亿


热情的老外还在线帮忙批改英语作业,


中国网友为了表示感谢反手回赠一个高中函数解答过程。


一个来自加州的海洋生物学家,抱着诚意结交中国朋友的初衷,拍一些他研究的海洋生物,并且耐心答疑解惑。


还真是知识无国界啊。

小护士一句辛苦工作的抱怨更是得到了跨越太平洋的安慰。


这些外国网友们怎么忽然就发现了小红书的新大陆呢?起因是特朗普考虑上任后暂停执行Tiktok(国际版抖音)禁令,以此兑现竞选承诺。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本人在Tiktok上拥有超过1400万粉丝。不过就在截稿前一天他宣布将会继续允许Tiktok在美使用,大概率是因为自己舍不得这1000多万的粉丝吧。


更有意思的是coco Gauf在前两天澳网比赛结束之后还逗趣地在镜头前写下了“RIP Tiktok USA”的亲签。也虽然美国人民可以继续开心地享用Tiktok,但大部分“网络难民”依旧选择留在小红书,只有小部分选择要依依不舍告别。


疫情期TikTok进军国际市场,随着人们居家办公这一独特生活模式而兴起。不同身份背景的人都在上面分享有趣的日常生活,多元文化打破多语言和文化壁垒。厉害的是,在美国有1.7亿(占美国人口50%)Tiktok用户。

都还没玩够呢,这就可能要全面退出美国市场了,要失去Tiktok这个好玩有趣的视频软件,并再也找不到类似替代品了,美国网友此刻心情be like ▼


Tiktok上的超级大V们眼看老巢被端,也肯定不会坐以待毙的,以最直白的方式转战小红书重新介绍自己。


话说回来为什么会是小红书呢?

其实在美服上还有一个Tiktok此前就做好准备的替代app - Lemon8。不过大家觉得你Tiktok都要被封了,这个柠檬8有什么用,该封还是被封。


本土也有Facebook和INS,创始人老扎也一直在花重金游说国会封禁Tiktok,针对Tiktok老扎也早就copy制作好了一款同类型APP,等待泼天流量的“垂怜”。


不过网友们也根本不买账,因为透过小红书全世界人们也已经都了解到了最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像西方有些不良媒体渲染得那么负面,中国网友各个真诚且充满善意。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同一个社交平台从未像现在这样自由地聊天,美国人充分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幽默,这些都是与固有思维中的认知截然不同的。

评论区两国网友进行着风趣的互动,比吹着春风还要自在享受。


一名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美国网红在一段视频中分享了她的转移计划:“拿走我的数据吧!我知道我们的政府不太好,但是我爱你们中国人,我根本不在乎中国拥有我的数据”。

另一位大V在她的告别视频中更是充满讽刺地说道:"哦,你们不想让中国人获取我们非常敏感的个人数据?那好啊,我们就直接把数据送给他们!"


而就小红书这个app本身而言也自带魅力,不同于Instagram的浮躁,小红书内容更接地气,并提供了非常实用的生活建议,比方普通人如何穿搭、如何规划旅行,以及如何提升生活品质等等。

当然了,小红书还有一个“得天独厚”优势,就是它是唯一一个外国号码能直接注册的平台。


对于Tiktok refugees担心自己来到小红书是否会引起地盘主人不快的问题,中国网民则大方表示,那都不是事儿,我们白天用,你们网上用!


或许也真的是出于对中国人的尊重,现如今两个美国人在小红书使用中文聊天的现象随处可见,可爱又逗趣。


不过由于小红书目前还没有翻译功能,为了更加丝滑地交流,外国网友开始疯狂地学习中国,压根无需做宣传就达到了有力的文化输出。

往大了说这是国与国之间的积极互动,往小了说中文热也一定是泼天的好事,因为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不用再考英文了!


怎么说呢,双方网民只要遵守平台既有的社区文化,不要把政治带到平台,专注于分享生活的美好时刻就好了,其他都是小事儿。毕竟,只有peace交流,才叫做开放嘛。

这场“Tiktok难民”在小红书的网络行为艺术表演,其实也反映出了当下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不同的平台有着不同的文化和用户群体,当这些元素相互碰撞时,就会产生各种奇妙的化学反应,或许这也是网络世界的魅力所在吧。我们不知道这场“表演”最终会走向何方,是“Tiktok难民”们完全融入小红书,还是会形成一种全新的网络文化,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编辑:Wendy小姐

美术编辑:豆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