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让“流动的文化”熠熠生辉

——访省政协委员郑晶

大运河是不息的历史,是流动的文化,新时代应如何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新风貌?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委员通道”上,江苏省政协委员、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就“利用新兴技术有效提升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传播力”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下称“中运博”)作为国内首座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社会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运河主题博物馆,借助新兴技术突破传统运营模式,打造沉浸式、互动式、便捷化的数字化体验平台,全方位激活大运河文化元素,用实际行动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门票一票难求,这表明‘博物馆热’持续升温。”郑晶给出一组数据,2024年,中运博推出24个临时展览,开展社教活动达5352场,接待线下观众近460万人次,云端打卡观众达4.4亿人次,开发上新1000余款文创产品,文创业态总营业额近1.2亿元。“我们立足丰富的大运河文化资源,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将发生在江苏大地的运河故事进行数字转译,为大众打造文化体验和文化记忆,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前来参观打卡,推动‘文旅流量’变为‘消费增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节假日在馆巡查时,郑晶经常看到许多亲子家庭来馆参观。采访中,郑晶向大家分享了一次记忆深刻的巡查:“有次我看到一个约10岁的小姑娘,她拿着本子认真地记录展品的介绍文字。我走过去夸赞她认真,她有些害羞地笑了笑,说这已经是她第4次来我们馆了。妈妈在旁边说,他们一家人都爱来这儿,既能长见识,又能享受美好的亲子团聚时光。这样的场景,说明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的空间,更成为亲子互动、家庭共享文化体验的好地方。”

随着科技发展,数字技术在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传播以及沉浸体验和交互设计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给观众提供更优质更创新的服务,中运博近年将数智技术融入展览展示,依靠观众与科技之间的互动实现知识的流动,打造了5G大运河、沙飞船、“河之恋”等多元化沉浸式体验空间,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观众这么开心,也是对我们博物馆人的最好反馈。”郑晶表示,未来,中运博将进一步创新运用数字化技术更好地运营博物馆、传播大运河文化。一方面,不断优化博物馆的运营管理,借助大数据分析观众需求与行为,精准调整展览内容与形式,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深度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涵,通过更先进的沉浸式展示展演方式,将大运河文化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具象阐释出来。

江南时报记者 张梓扬 文 赵亚玲 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