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港的海风带着几分冷冽扑面而来,初升的朝阳,如同金色的画笔,将东营港中心渔港码头描绘成了一片绚烂的金黄。站在码头上,一航局山东东营港项目经理刘亮自豪地说道:“建设这座大港,这一个个小沙袋可是帮了大忙!”

东营港中心渔港码头,这个承载着山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重任的工程,对东营市的海洋经济及新能源发展意义非凡。码头的下部结构,采用了灌注桩和管板组合桩的设计,其中灌注桩更是需要打设5排,共计857根。


码头位于黄河流域的入海口,一片泥沙堆积的滩涂之上。要在这样的地方打设大量的灌注桩绝非易事。“滩涂就像嫩豆腐,数吨重的桩机根本上不去!”技术主办杨鹏翔无奈地摇了摇头,“而且,这柔软的滩涂区域的地基不稳定,涨潮时还会被海水淹没。”

搭设钢便桥?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否定了,不仅要耗时3个月,还需要配置大型履带吊等设备,施工成本会陡增,而且设备在钢便桥上也无法灵活调整位置。

“钢便桥成本高、周期长,如果将这块滩涂直接改造成陆地呢?”在技术研讨会上,项目总工程师付海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们决定设计一款沙袋,平铺在滩涂上,然后吹填足够的沙土,形成初步的作业面,再回填碎石并找平。

吹填沙袋施工,不仅造价低、成形快,而且可以让灌注桩桩机、混凝土泵车等设备在其上活动自如,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付海兴牵头成立了创新攻关小组,联合厂家定制了长48米、宽30米的长方形大沙袋,并专门划出一块滩涂区域进行吹填沙袋试验。


“沙袋充填要先四角后中间,充填时用泥浆泵阀门控制好充沙速度,让沙袋慢慢沉放至设计位置。”付海兴在现场,事无巨细地交代着每一个细节。吹填试验顺利进行,一块1400多平方米的“小陆地”悄然成形。吹填沙袋工艺,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和适应性,在“填海造陆”中展现了非凡的魅力。

然而,付海兴深知造沙袋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这片“陆地”在海浪冲刷下保持稳固,后续还能恢复湿地生态也很重要。经过多次试验,技术团队在施工作业面外围建起了一堵水下“城墙”。他们利用钢板桩,在沿线打设了一排围堰,有效地阻挡了海浪的腐蚀冲刷。而后续,他们只需将钢板桩拔除,将吹填沙袋袋体拆开,利用海浪的自然冲刷和潮汐变化,就可以带走袋中的沙土,恢复黄河湿地生态系统。这一个个巨大的“魔法袋”,整齐地“躺”在海床上,仅用时2周,就在施工海域“变”出了地基稳固的作业面。

项目团队借助这一作业面,高效完成了灌注桩的打设,使整体施工进度提前了76天。刘亮站在码头上,望着这片用智慧和汗水铸就的“陆地”,笑着说:“我们今后还会用更多的‘魔法’,助力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心港的建设。”(中交集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