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N种回顾方式。
前言
不知道有多少人关注过,黄埔军校学生的名字很好听?
比如蒋先云、陈明仁、李默庵、卢德铭;再比如黄埔三期到五期学员戴安澜、方先觉、黄公略、张灵甫、宋时轮。
黄埔军校学员的名字,如果放在唐宋年间,随便放在一位诗人、词人面前,恐怕都能将其写出一首首美妙绝伦的佳句。
这些名字,在书写那个时代的同时,从侧面证实了一个不容反驳的点:他们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最有文化的一批人。
一、基础条件:爱国心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这是黄埔军校大门两侧题字,横批则是:“革命者来”。
这二十个字,竖立在黄埔军校大门前,见证了军校人才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
蒋先云,自小就在革命家庭中长大,立志成为革命的一份子。
不到17岁写下“残月西斜,漫洒人间;日出东方,大地红遍”。22岁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
陈明仁,幼年读私塾时,报国意志坚定,私塾先生看其做的诗,直接批注:“小塾悄然哺龙凤,大岭缄默育巨树。”
多年后,陈明仁不顾家人反对,毅然的站到了保家卫国前线,成为黄埔军校的一员。
再往后,卢德铭、戴安澜、方先觉等等,他们进入黄埔军校,无一不是抱着报效国家、改变社会现状而去。
正是应对了“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黄埔军校建立于1924年,在孙中山的倡导下,无论是哪个派系的军人皆可进入其中学习,而进入军校的首要条件便是有一颗报效祖国、无畏伤亡的心。
黄埔军校校训“亲爱精诚”。
这四个字由孙中山所写,从同志友谊、到家国之亲、再到民族血脉之魂,其中饱含了孙中山对学员们的殷殷期盼。
这是黄埔军校的内在文化,同时也算是间接的筛选掉了一部分人。
当然,并不是说未入军校的就不爱国,而是在那个战乱的时代,有文化的老百姓并不多。
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更是连吃饱穿暖都难以保证,在思想觉悟方面,进入黄埔军校的学员确实更超前一些。
除此以外,要想进入黄埔军校,还有一些硬性条件,比如外在文化与资质。
二、文化水平是一道门槛
要想成功进入黄埔军校,学员们不仅需要在文化、形象上达标,同时还得有推荐人的资质。
文化方面,首先需要是初中以上文凭,其次需要通过三轮考试。
外在条件上则是要求,比如年龄须得18-25岁,再比如身高得在1.6米以上。
文化方面,其实好理解,毕竟军校要培养的是以后能够带兵打仗的将领。
如果将领大字不识一个、或是作战没有丝毫方法计谋,那纵然体力训练再优秀也是枉然。所以文化,是个基本功。
再说外在条件,这个条件其实也跟我们现在从军有所要求是一样的。只不过也有例外。
当时胡宗南也去报名,可奈何他不仅年纪超了三岁,身高也不达标,但他又不愿悻悻离开,于是就用拿破仑举例,当场说得有理有据,让人无法反驳。
恰好时任军事筹备委员会代理委员长得廖仲恺在场,于是便破例让他加入了黄埔军校。不过考试方面,就没办法“通融”了。
胡宗南也有些实力,最后成功通过初试、复试、综合考试,顺利进入黄埔军校。
可以这么说,经过层层选拔后,其实真正能够进入的,都是在那个时代一顶一的精英人才。
他们年轻、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就这样的人才,他们大多家境殷实、或是出身于书香门第。
这样来看,他们的名字充满文化的气息,是必然的。
另外,很多人都认为,进入黄埔军校的都是“新兵蛋子”,实则不然。
黄埔军校与其说是培养学员的地方,不如说是“培训”军人的场所,学制最短的只有半年。
现在的军校动辄都是数年起步,半年时间能学出什么?
实际上,他们在进入学校之前,大多就已经是一名身经数战的职业军人、或者说是参加过数次革命运动的先进青年、高级知识分子等等。
而要进入黄埔军校,他们都人均需要一封“推荐信”。也就是说,黄埔军校虽然不管学员分属哪个派系,但前提需要有人举荐。
而能够离这些举荐人比较近的,又无一不是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
所以,黄埔军校的选拔,无论从内在的忠心报国、还是从外在的文化体现,都注定了其学员均非一般人。
三、精英人才尽出
黄埔军校从建校至1949年,共输送出4万多名精英人才。他们在抗日战争中所体现的作用,非同一般。
我们所熟知的,比如叶剑英、陈毅、徐向前、郑洞国等人均出自黄埔军校。
在黄埔军校,这些人才都经过了非常完善的训练。
建校初期,黄埔军校主打的步科为主,后来随着抗日战争的到来,黄埔军校发现只有步科是不行的,也难以提升整体实力,于是逐渐将训练转向了现代化。
比较明显的,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分别将炮兵、步兵、骑兵、工兵、防空、通信兵等单独建校。
分开训练,以达到专人专才,以最高效的方式产出人才。
并逐步拓宽至海军、空军,并在后续也专门针对精英人才提供了一系列的出国深造学习的机会。
黄埔军校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黄埔军校的存在其实也为抗战期间的国共合作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说白了,不同派系的学员在一块上课训练,理念方面会相互影响,或者说是“相互选择”。比如历史上有名的“和平将军”张治中。
黄埔军校初建时,张治中任职代理总队长,那个时候张治中就认识了周总理。
他与周总理在社会与国家话题上,大多都有共同的想法,相谈甚欢。
他虽然是国军将领,但也曾多次到延安,是毛主席经常对外介绍的“延安朋友”。
反而,在与蒋介石阵营中,主张和平、共同抵御外敌的张治中,对于蒋介石的一些做法,始终难以认同。
他不愿违背本心,甚至后来独自出游欧洲学习。
到后面国共和谈时,张治中更是看到了毛主席与蒋介石的不同表现,对蒋介石越发心寒。
国共和谈,他尽全力促成,为组织上带来了不小的帮助。
结语
黄埔军校建校的初衷,是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将领,来保家卫国,共同抵御外敌,建立利国利民的新社会。
经过层层筛选,军校可以说是将那个时代最有潜力的精英将领们,都聚集在了一起。
二十多年间,黄埔军校招收学员二十三期,精英学员4万余人。
黄埔军校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也见证了精英将领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些学员,他们是中国最有文化的一批人。
这不仅仅因为他们当时经过了重重筛选,文化水平在当时也是拔尖的存在,更因为他们胸中的爱国情怀。
没有爱国情怀与民族大义的文化,就如同空中楼阁,没有实际支撑的灵魂,就经不起时代洪流的冲刷。
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他们用自己的爱国心、用自己的身躯与智慧,为新社会、新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是中国最有文化的一批人。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100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纪念这所军校?——新浪财经2024-08-06 12:07
2、97年前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助力创办黄埔军校 大批共和国将帅人才从这里走出——海外网 2021-03-23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