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石梦竹)一脚踏进草丛,惊起蚂蚱四飞。2024年九月初,记者来到了河北省滦平县付营子镇靳家沟门村,开始为期半个月的驻村实践锻炼。这是一个连接101国道与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的小村庄,青山白草间,村里人用质朴和勤劳,诠释着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坚守和创新。
坚守的,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他们坚守的,是用最实在的方式掌握村民的最新情况。到村里的前几天,我们很难见到村党支部书记刘柏成的身影。时值初秋,他每天带着刚到任的驻村第一书记巴凯掌握脱贫户、监测户、困难救助户等基本情况,一户一户地查访,一个一个地摸排。一天走下来,手里的本子记得密密麻麻。到了晚上,巴凯结合村“两委”之前的相关记录,对照摸排情况一一整理,重新绘制表格,整理成最新的村民档案。
河北省滦平县付营子镇靳家沟门村村医杨二凯去村民家巡诊。石梦竹 摄
他们坚守的,是对村民健康的不断守护。靳家沟门村人口少,居住较为分散,很多人患有慢性病而不自知。滦平县医院先后派出六批帮扶干部到村里,推动当地大病救治、慢病管理等各类政策的落实。村医杨二凯2023年来这工作后,自掏腰包改建乡村标准化卫生室,中药师父亲退休后也在村卫生室帮忙。杨二凯作为村里862口人的家庭医生,平日里没事就到村民家巡诊、普及健康知识、指导用药等。
他们坚守的,是长期对教育的大力支持。村里有一所“不完全小学”,全校只有一、二年级共9个学生,加上同在院里的9个幼儿班小朋友,一共18个孩子。执教40多年的老师曾兆生说,就算孩子少,也要尽可能让他们在家门口、在亲人身边接受学前教育和小学低年级教育。
创新的,是对青山白草的期待
有坚守就有创新。他们正在创新的,有对土地的不断实践。靳家沟门村地处山区,土地“薄”,水源短缺。讲一千遍道理不如干一件实事,坚信这点的刘柏成一直在琢磨,如何让这片土地种出收益高的作物。为此,他和村里几户人家共同承包了一块地,在种植核桃失败后,又去安徽亳州请来专家监测土壤墒情,尝试种植“当年种当年收、一年种多年收”的“短平快”收益作物——板蓝根。
记者石梦竹在河北省滦平县付营子镇靳家沟门村的板蓝根田除草。
正在创新的,还有对这片青山白草的期待。按村“两委”干部们的说法,不能让大家守着“金饭碗”没饭吃。背靠青山,村里开始盘活闲置农宅,探索乡村康养旅游。村民们修缮房屋、打造民宿,争创美丽庭院。有些家庭经营起农家乐,靠山中盛产的榛子、山野菜、蘑菇、野生木耳等土特产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尝鲜。
记者在河北省滦平县付营子镇靳家沟门村路边清理垃圾。
驻村实践锻炼的最后一夜,刘柏成和我们走在村里新修的小路上,聊了很多当地的故事,我们一起大笑、流泪,而后想起即将到来的分别,又一起陷入沉默。“以后你们遇到什么不开心的,这里离北京近,不妨回到村里休息一下。这也是你们的家。没事多回来看看。”刘柏成说。
何夜无月?何处无山?但我想,那个青山白草间的小小村庄,那些热情淳朴的人,以及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坚守和创新,会永远留在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