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方能老有所乐。当下,互助养老作为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关键补充,正于山东省众多乡村蓬勃兴起。从日照市莒县店子集街道后岭村,到滕州市官桥镇倪楼村,再到滕州市洪绪镇轴村等地,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一路繁花相送,成功打通农村养老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的一抹亮色。

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微言小队”深入这些地区调研发现,互助养老模式成效斐然,不仅有效化解部分农村养老难题,更有力促进乡村和谐,推动乡村朝着团结、有序、积极的方向大步迈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整合闲置资源,构建温馨养老站点

莒县店子集街道后岭村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打造出功能完备的互助养老站点。站点内,厨房干净整洁,炊具一应俱全;餐厅菜品丰富多样且价格亲民;休息室温馨舒适,为老人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心理咨询室定期有专业人员坐诊,呵护老人心理健康;室内外健身设备齐全,满足老人不同的锻炼需求,全方位守护老人的身心健康。

滕州市官桥镇倪楼村的爱心食堂别具特色,在冬至等传统节日,为老人供应羊肉汤等特色美食,让老人在节日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这些村庄通过对闲置资源的整合利用,为农村老人的生活带来了显著改善。

老人互助互乐,共享多彩生活

在互助养老站点里,老人们开启了互助互乐的美好模式。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彼此照应,精神上相互扶持,还通过参与各类文体活动,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倪楼村的爱心食堂,不仅是老人就餐的地方,更是社交娱乐的重要平台。闲暇时,老人们聚在这里谈天说地、下棋娱乐,欢声笑语回荡在食堂的每一个角落。

设立养老食堂,解决就餐难题

滕州市官桥镇倪楼村的爱心食堂,为解决老人就餐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食堂实行就餐报备制度,安排专人动态管理老人的就餐需求,确保每位老人都能按时吃上热乎饭菜。此外,食堂与“如康家园”紧密合作,为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构建起集日间照料、劳动就业、生活保障于一体的贴心服务体系,真正将关爱送到老人们的心坎里。

低成本高成效,推动乡村和谐

互助养老模式以低成本实现高成效,助力农村老人安享晚年。通过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社会爱心人士捐款等多元渠道,村里聘请有劳动能力但无工作的居家贫困妇女与贫困失能老人结对帮扶。这种方式既帮助贫困妇女实现脱贫,又解决了失能老人的生活困境,实现“一举两得”。同时,村民的积极参与增强了邻里间的联系与信任,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政策社会协同,助力模式发展

在政策层面,各级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产业,推动互助养老模式发展。日照市莒县借助慈善募捐活动,壮大慈善资金规模,增加慈善助老项目,为农村老人提供助餐服务。社会力量也积极响应,滕州市洪绪镇通过“邻里服务互助”“孝善养老”等模式,巧妙实现扶贫与养老的有机融合。

随着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持续推广与完善,其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未来,应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持续强化政策支持,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提升互助养老服务水平,让更多农村老人从中受益。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不仅解决养老难题,更促进乡村和谐,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其成功实践为新时代乡村治理提供了全新思路与样板。 (通讯员 乔世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