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 - 2 导弹,这款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防空利器,其起源可追溯至苏联的 S - 75 “德维纳” 防空导弹。我国在它的基础上,研发出红旗 - 2 系列,包括红旗 - 2、红旗 - 2 乙、红旗 - 2 乙 A 等多个型号。在生产高峰期,其产量累计超过一万枚,规模庞大,在 90 年代成为我国防空体系的中坚力量,为保卫重要目标立下汗马功劳。
红旗 - 2 的辉煌过往
1958 年,中国引进苏联 S - 75 地空导弹,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红旗 - 1 导弹。1964 年 1 月,为满足国防需求,国防部五院决定在红旗 - 1 基础上研制红旗 - 2 导弹。1967 年,红旗 - 2 研制设计定型并批量装备部队。它不仅继承了红旗 - 1 射程远、拦截空域大、杀伤威力强的优点,还大幅提高了抗干扰能力。1967 年 9 月 8 日,空军地空导弹第 14 营使用红旗 - 2 成功击落一架 U - 2 侦察机,这一战让红旗 - 2 声名大噪,成为空军防空部队的重要装备,陆续装备 200 多个防空导弹营。
此外,红旗 - 2 及其改进型的问世,标志着中国防空导弹从单纯仿制迈向自行研制之路。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基于红旗 - 2 研发出代号为 “B610/8610/M7” 的战术导弹系统并出口,其部分技术被中东国家借鉴用于研发本国战术弹道导弹。同时,红旗 - 2 作为全天候、中高空、中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还担负着要地防空任务,我国也向阿尔巴尼亚、朝鲜、越南等国提供了该装备,在国土防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代变迁中的逐渐退场
然而,进入 21 世纪,随着红旗 - 22、红旗 - 9 等新型防空导弹的研发服役,红旗 - 2 的性能劣势逐渐凸显,退役成为必然趋势。尽管直到 2018 年,解放军北部战区训练中还能看到红旗 - 2 乙 A 的身影,但大部分库存已退出现役,存放于仓库。
一方面,红旗 - 2 服役时间久远,导弹元器件和燃料严重老化。导弹需定期维护保养,否则关键部件如推进系统、制导系统性能会大幅下降,甚至无法发射。而退役后,军方考虑到维护成本高昂且性价比低,不会再耗费资源维护,拆解销毁成本也高,导致许多导弹只能封存,形同 “废铁”。
另一方面,红旗 - 2 技术性能相较于现代防空导弹严重滞后。其射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远不及现代导弹,且现代防空作战需要先进雷达和制导系统配合,红旗 - 2 的作战模式已无法适应复杂作战环境。
现代战争中的无力与抉择
在 “武统” 台湾这一假设背景下,红旗 - 2 更难有发挥作用的空间。如今解放军已具备绝对空中优势,台湾地区最先进的 F - 16V 战机在歼 - 20 等先进战机面前毫无竞争力,制空权牢牢掌握在解放军手中,无需依赖红旗 - 2 保障空域安全。
而且现代战争节奏快,红旗 - 2 防空能力和作战反应速度均跟不上需求。中国若发动 “武统” 行动,必然追求速战速决,依赖现代化、先进武器系统才是正确选择。相比之下,中国已研发并装备东风 - 17 高超音速导弹、红旗 - 9、红旗 - 22 等先进导弹,它们在射程、速度、打击精度上比红旗 - 2 领先数十年,如东风 - 17 高超音速导弹速度快、突防能力强,是对付台湾防空系统的 “杀手锏”。
同时,中国强大的军事工业能力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导弹产量。战争爆发时,生产新型导弹成本低于修复维护旧导弹,从经济角度看,继续使用红旗 - 2 也不合算。现代战争追求 “速战速决”,长期战争往往带来负面后果,如苏联的苏阿战争、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解放军若发动 “武统”,必然以快速打击、快速结束战斗为目标,而红旗 - 2 这类老旧装备已无法跟上时代步伐,继续研发生产新型导弹才是应对未来战争的正确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