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控北约5年时间,飞行高度达到3万米,至今很多记录都没有被打破,美国曾被这款战机吓破了胆。
1972年到1974年,苏联一款截击机成为了北约集团的梦魇,它被西方人称为“不锈钢怪物”,而社会主义阵营的人则称它为“红色利剑”,它就是米格-25,北约代号“狐蝠”。
米格-25其实是被美国人逼出来的。1960年,苏联面临着来自美国的B-58轰炸机,以及后续更先进的XB-70“女武神”轰炸机的潜在威胁。当时美国很会吹牛,“女武神”其实还在研制,但是苏联人信了。
这些轰炸机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和超高升限,对苏联的领空安全将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苏联政府向米高扬设计局下达了设计一款高空、高速、远航程截击机的指令。
1964年,飞机还没有出来,苏联国防委员会紧急下令,指标更改,新的截击机最大速度要超过3马赫,而升限要达到3万米,这让米高扬设计局的人很震惊。
为什么会突然更改指标呢?因为美国SR-71侦察机首飞了,而且服役后,苏联侦测到了这架飞机在其领空飞行进行侦察,但是苏联人拿它没有办法,连抗议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只有把它打下来才行。
以现在的目光来看,SR-71侦察机也没有多先进,而且在地面飞行时还会漏油,当时美国没有大面积钛合金蒙皮加工技术,很多零部件是一点点拼接起来的,只有飞到一定高度和速度后,因为机体热胀效应才会把缝隙给补平。即便如此,它也是第一架突破热障的飞机。
为了应对SR-71,苏联设计团队在钛合金加工上绞尽脑汁还是没有办法解决。其实当时美苏都不缺钛合金,虽然和现在中国十几万吨的年产量没法比,但是造一些飞机还是足够的。关键是缺钛合金加工技术,这个即便到了现在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没有钛合金,飞机就飞不快。因为在3倍音速以上,机身与大气摩擦的温度铝合金是受不了的。而且铝合金的强度也不够,当马赫数达到3时,机头部位的金属表面温度将达到350摄氏度以上,铝合金在这个温度下性能会直线下降,只有钛合金才扛得住。
当然还有另一位王者也可以,它就是不锈钢,比钛合金更强。但是不锈钢重啊,在此之前没见过哪个飞机用不锈钢来做机身的,不过这对米高扬设计局来说不是个问题。敲定了不锈钢机身后,米高扬设计局为米格-25配备了两台R15型发动机,单台推力最大11吨,配合着优秀的气动设计,让米格-25最快能飞到3.5马赫。
1967年米格-25首飞,在此后的一次战斗中吓到了美西方。1971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用F-4“鬼怪”战机锁定叙利亚的米格-25,按下发射键后本以为会一击必中。根据飞行员的计算,对方战机无论做什么机动也逃不掉了,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叙利亚飞行员打开加力,以极高的速度从以色列人的眼皮下直线飞走了,响尾蛇导弹压根追不上,看的以方飞行员还以为发生了什么灵异事件。
之后这种情况多次在欧美与苏联对抗时上演,让欧美空军感到十分恐惧。后来北约集团玩阴的,策反了苏联空军一名飞行员,1976年这名飞行员把飞机飞到了日本,美国获得了一架完整的米格-25。他们的专家在拆解之前手都是颤抖的,这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截击机。
拆开之后,美军工专家看不懂了,这都是些啥啊?不锈钢、电子管雷达,除了发动机很多都是二战时就有的技术。美国军方一脸困惑,苏联这名叛逃飞行员是不是开错飞机了?这是那个把美国空军吓得惶惶不可终日的米格-25吗?
试飞过后,美国专家直呼,米高扬设计局的鬼才真多!
之后“米格-25效应”就诞生了,多用于工程管理,意思是在技术不先进的情况下,从整体性能出发,对各零部件进行协调的组合优化设计,使得整体能力大于个体能力之和,从而成为世界一流,也就是1+1远大于2。
中国六代机能达到米格-25这个速度吗?
实际上,这是两款不同类型的飞机。米格-25的技术,当下中国很多民营企业都能手搓出更好的,发动机性能也很差,最大推力才11吨。中国六代机毫无疑问能超过米格-25,但是能不能飞到3.5马赫,目前还不得而知。
中国六代机对于美国来说,威慑力差不多有1/3个米格-25那么高,如果中国六代机和美国F22对抗几次,那威慑力估计将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