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戴和根履新中国铁建董事长首年,便为中国铁建确定了“高质量发展”核心主题。

  在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工程、房屋建筑这五大传统主营业务上,他提出两大转变策略:



  一是摒弃规模崇拜情结。中国铁建果断斩断对规模、速度的过度依赖,强化经营质量考核,将利润和附加值置于项目选择首位。由此,中国铁建团队几乎每晚都要加班,不仅仅要研究项目,还要研究企业财务情况。

  二是精简投资。中国铁建着手注销低回报投资企业。2024年,中国铁建注销的公司数量较2023年翻了一番。例如,2024年,中铁十九局注销了湖南中光财金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合作企业及中铁建设(吉林)投资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注销了漳州鑫方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与中铁十二局集团(雄安)发展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注销了中铁十一局集团邢台铁兴建设有限公司及中铁十一局集团贵州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注销了中铁建设(泰州)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注销了中铁十五局集团天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为避免因项目方或业主欠款而无法按时结算供应商尾款及其他相关费用,中国铁建摒弃了规模情结,转而聚焦于利润。

  首先,传统工程局的转型尤为突出。

  中铁十一局凭借1195亿元的总资产和18.66亿元的净利润,在2023年业界榜单中一骑绝尘。其强大的现金流能力,为其转型提供了坚实底气。2024年11月18日,中铁十一局新兴业务发展公司在武汉正式揭牌成立。

  中铁十四局亦不甘示弱,以935.48亿元总资产和15.18亿元净利润紧随其后。

  2024年11月19日至23日,中铁十四局在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种地。这一变革,打破了中国铁建工程局过去单一的承包模式。若农业业务实现盈利,将能有力反哺企业。

  其次,在原有传统业务基础上,子公司的科技创新同样至关重要。

  中国铁建全力推动“1+9+N”科技创新体系,重视研发正是这一体系的核心。比如,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在现有业务基础上,成立地下空间产业研究院,计划在2025年突破1-3个地下空间项目。

  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新材料专家委员会,计划三年内招聘30名研发人员,自筹资金5000万元,力争在2026年达到100人左右的研发团队规模,并孵化出1-2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据悉,地下空间产业研究院成立后,有不少投资者上门,愿意投资。

  与很多企业转型试水相比,中国铁建敢于摒弃规模情结、敢于发展战新业务,更大的底气来自其主营业务已经在较短时间内全面开花结果。

  2024年,中铁建设成立了绿色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如今,研究院5个研究所已经落地48个项目,总合同额高达46.8亿元。

  2024年,中铁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5个专业研究所在内蒙古实现了深地空间技术与先进储备技术的有机结合。中铁十八局以世界首条竹缠城市综合管廊项目为突破口,成为竹基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已拿到天津蓟州、河南南阳的合同,管道总长度已达500公里。

  妥善处理新旧业务之间的关系,重新优化组织架构以适应新的战略目标,是当前中国铁建转型过程中的关键所在。

  因此,在2024年,中国铁建构建了一套全新的考核体系,该体系覆盖了总部、区域总部、二级单位及项目部,旨在形成“上岗凭竞争、收入依贡献、提拔看业绩”的鲜明导向。

图文来源:企观国资

本文为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