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消灭一个国家,灭亡一个民族,除了有形的政权、军队、国土等外,最重要是要消除这个民族的文化。而语言文字,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没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就没了自己的文化。
所以,所有的异族侵略者,武装占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方设法消除被占领民族的语言文字。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说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
普法战争后,战败的法国被迫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禁止这两地的学校再教授法语。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一个孩子的眼光,讲述了法兰西民族是如何努力保护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的。乡村小学老师韩麦尔在最后一天用法语授课时说:“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的时候,只要它好好保住它的语言,就好比掌握了牢房的钥匙。”
小日本也是这样干的。东北老一辈的人都知道,过去的满洲国,实行“奴化教育”,各学校都用日语授课,最大限度地减少汉语。最狠的是在琉球,小日本一把火把琉球王室的历史档案烧个精光,让琉球彻底没了历史文化传承,以至于现在有人想策划琉球独立都找不到理由。
相比语言来说,文字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承更重要。因为语言无法保存,而文字则容易保存得多了。
说到文字,中国的汉字可谓是独一无二的,如同中国历史一样,从未中断,流传至今。现在的我们,除了甲骨文、篆字不太好认外,汉代的隶书,之后的楷书、行书,都是可以认识并使用的。
从历史角度看,秦始皇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周王朝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这种统一文字由于汉字所具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汉字不是以表示一个词的语音成分的若干注音符号为基础,而是由大量的表意符号组成,每一汉字表示一个物体或一个抽象概念。这种方法正同于西方的数字表示法。尽管西方人可以把“5”念成 five、funf、cinque或cinq,但所有西方人都知道符号“5”的意思是什么。汉字这种表意文字的情况也是如此,它们有意义而无声音。它们和数字一样,可以表示既念,但每个读者念的时候却可以根据自己的方言发音。因此,秦朝这种新的统一文字(它经过数次修改后一直存在到现在)是所有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能阅读并理解的,尽管他们所操的方言常常彼此听不懂。这种文字对中国后来的民族统一,对中国文化对整个东亚的影响来说,其重要性是不难想象的。
如果把汉字这种表意性质改成表音性质,结果会怎样?
大家都知道,汉语方言众多,主要有江浙话,闽南话,客家话,潮汕话,广东话,北方话等,许多方言之间是不能交流的。同一个汉字,各地的发音差别很大,很多是完全不同的,但写起来一样。如果采取表音文字的话,那么各个地方的文字也就是不同的。同一个汉字在各地方言的发音和文字都不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文字和语言互不相通的很多地区,时间久了就会造成语言文字的分裂,造成文化的断层,进而带来民族的分裂和国家的分裂。
而苏俄,就是在这方面下的手。
最初,苏俄推动中国汉字拉丁化。
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留苏的瞿秋白、吴玉章等人与苏联“汉学家”龙果夫、郭质生合作,研究并创制拉丁化新文字。瞿秋白写成《中国拉丁式字母草案》,于1929年由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出版社出版,1930年,瞿秋白又出版了《中国拉丁化字母》一书。其目的是在条件成熟时,用拉丁化新文字代替汉字。
1931年5月,苏联各民族新文字中央委员会科学会议主席团对中国拉丁化字母的方案进行了审定,并批准了这个方案。1931年9月26日,在苏联海参威召开的中国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又通过了书面方案《中国汉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拉丁化新文字方案通过后,首先在华工中推行,出版书籍47种,刊印10多万册。
1933年,拉丁化新文字介绍到国内。1934年8月,上海成立了“中文拉丁化研究会”,出版介绍拉丁化新文字的书籍。接着,在北方和南方的一些大城市都先后成立了拉丁化新文字团体,甚至在海外华人中也成立了这样的拉丁化新文字团体,据统计,从1934年到1955年二十一年中,拉丁化新文字团体总共有300多个。
后来,苏联又放弃了搞拉丁化,改为搞斯拉夫化,把所有的拉丁化民族文字一律改成了斯拉夫字母。蒙古人民共和国也把蒙古字母改成了斯拉夫字母。50年代,中苏友好,有人主张采用斯拉夫字母,跟苏联在文字上结盟。苏联派到中国的语言学家谢尔久琴柯也提出使用斯拉夫字母的建议,最终没有成功。
1955年10月15日,“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在北京举行,当时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认为,民族形式方案搞了三年,难以得到大家都满意的设计,不如采用拉丁字母。
1956年1月起,60天内,《汉字简化方案》《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接踵出台。中国文字改革自此进入高潮。当时确定的方针是:“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而在实行拼音化以前,必须简化汉字。”
简体字在当时被视作通向拼音文字的“过渡时期的一种权宜办法”。部分简体字是简化偏旁,减少笔画;部分则是从历代皆有,好认但不被“统治阶级”承认的“俗字”中选用。在太平天国革命时,简体字在其势力范围内首获“合法地位”,其公告中采用的100多个简体字,后来80%以上都被《汉字简化方案》采用。1956年2月1日起,第一批简化汉字开始推行。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陈梦家说:“在没有好好研究以前,不要太快的宣布汉字的死刑。”“文字这东西,关系了我们万万千千的人民,关系了子孙百世,千万要慎重从事。”结果,陈梦家被冠以“反对文字改革”的罪名迫害自杀。于是再没有人敢“坚决反对”。
以上就是简体字出台的过程。
汉字的使用本来是中国自己的事情,可为什么苏联非常积极地推动汉字的拼音化呢?众所周知,苏联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于是就从各个方面削弱中国。苏联不断在中国制造各种社会矛盾,其中之一就是搞汉字拼音化。
毫无疑问,苏联推动的汉字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成功了。简体字的使用,已经使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受到了重大阻碍。有文章就说,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在图书馆找不到《前汉书》,因为“前汉书”三个字的繁体是这样的“前漢書”。如果第3批简体字成为合法文字的话,那中国文化传统恐怕真的就要断裂了。
苏联垮台后,虽然传统蒙文很烦琐,但是蒙古国为了继承本国传统文化,马上又恢复了传统蒙文。我们应该像蒙古国那样,摒弃苏联推动的文字改革,恢复传统汉字,继承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