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通古镇麒麟街东侧的广场上耸立着一座砖石结构仿三叠檐牌坊,爪角微翘的哥特式门壁,并排三孔门洞,门榻上方正中阴刻四个大字:“诸圣之宗”

这就是建于公元1903年的天主教堂。天主教在清代乾隆年间传入崇州,首先在州城建教堂,以后陆续在全市设六座分堂,元通教堂是其中之一。

19世纪末,元通教徒越来越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法国传教士谷神父在元通地区的教民支持下建教堂于麒麟街。


大门山墙是哥特式建筑,最高15米,逐渐向两边变低,山墙上有大门、次门和稍门,门框上悬垂仿木镂空雕花。门柱为罗马柱,上砖阴雕刻楷体对联两幅。前殿后山墙为穴山式,长方格木雕窗柱础为方形抱鼓式,次房为传统中式建筑,稍房为一楼一底木结构传统中式建筑,中式窗,稍方有转角楼底上楼,除前大门山墙外,为全木结构构造。

除哥特式建筑外形和门顶十字架及门柱的上联外,其他方面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如门柱下联提到孔子,门榻、门壁的浮雕为仿中华传统木结构的挂麓、雀替样式,装饰瓜叶花果。

礼拜堂和经坛都是木结构单檐歇山式青瓦屋面。礼拜堂通高9米,抬梁梁架,素面台基,方堆抱鼓柱础,东山面连接圣经坛及一楼一底的忏悔室。




教堂内部数排座椅笔直排列,中间过道面对十字架和耶稣受难像,阳光透过两旁的镂空窗户照射在椅子上,显得庄严肃穆。


忏悔室木结构单檐悬山式,青瓦屋面,穿斗梁架,通高11米,高台基,宝壁装修,垂柱雕花,转角楼梯设瓜柱,十分古朴。楼旁建有晚清单檐青瓦房数间,为教职人员当时的生活休息区域。

外来宗教要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必须与本士文化结合或利用本士文化,元通天主堂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天主堂不仅是中西文化的结合典范,更是研究天主教在川西地区传播的实物资料。

02、

主办 | 崇州市元通镇人民政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