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1949年开国大典上,天安门的城楼上并没有悬挂国徽!
不是因为没有设计出来,而是设计出好几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起来很困难。
其中林徽因设计的方案审美堪称一绝,但和如今确定的国徽相比,确实有点不合适……
新中国国徽的诞生
1949年10月1日,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欢呼声震天动地,新中国,在亿万人民的翘首期盼中,终于诞生了!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刻,标志着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然而,在这场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上,却存在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小遗憾”——天安门城楼上,本应与国旗并肩悬挂的国徽,却缺席了。
这并非疏忽,而是因为当时国徽的方案尚未最终确定。此前,为了筹备开国大典,政协筹备委员会早已在《人民日报》等全国性报刊上刊登了公开征集国旗、国歌和国徽的启事。
国旗的设计相对简单,很快便从众多投稿中脱颖而出,五星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大团结,鲜艳而庄严。
而国徽的设计则复杂得多,它需要承载更丰富的内涵,体现新中国的国家象征和民族精神。因此,尽管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响应,但收到的200多份国徽设计稿,却都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设计质量普遍不尽人意。
国徽的设计,不仅关乎艺术审美,更承载着国家形象和政治寓意。它需要将新中国的政权特征、文化内涵以及人民的期许凝聚于方寸之间,容不得半点马虎。
面对这一难题,毛主席等人决定将国徽设计任务交付给专业的艺术设计团队,而非继续依靠民间投稿。
于是,两支实力雄厚的队伍肩负起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支是以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首的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小组,另一支则是以张仃为首的中央美院设计小组。两支团队分别独立进行设计,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拿出最佳方案。
各式各样的国徽
两支设计团队,如同两股奔腾的艺术洪流,各自孕育着不同的设计理念。他们都深知国徽的重要性,都渴望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新中国设计一枚最完美的象征。
清华团队的设计方案,体现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他们以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玉璧为主体,将齿轮和麦穗巧妙地融入其中。
齿轮居中,象征着工业的力量,麦穗环抱着齿轮,代表着农业的丰收,两者共同构成了工农联盟的坚实基础。一条鲜艳的红色绶带穿越玉璧,如同一条血脉,将全国各族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象征着革命人民的大团结。
玉璧的中央,是一颗金光闪闪的大五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下方环绕着四颗小五星,象征着新中国的四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种五星设计,与国旗上的五星遥相呼应,使国旗和国徽的寓意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象征体系。
整个国徽采用金、玉、红三色,端庄典雅,明艳华贵,和谐统一。“金镶玉”的设计理念,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预示着新中国的繁荣昌盛。
这种设计理念,与后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镶玉”奖牌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蕴含着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承接融合的深远寓意。
然而,这个方案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它过于强调古典中国的情调,无论是字体、玉璧还是绶带的样式,都带有浓厚的古代色彩,而对现代中国的表现相对较少。这使得国徽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现实感,难以体现新中国蓬勃发展的时代精神。
与清华团队的设计方案不同,张仃领导的中央美院团队则选择了一个更具时代感的象征——天安门。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这使得天安门成为了新中国历史的起点和象征。
在天安门的设计方案中,齿轮和嘉禾象征着工农联盟,红色的绶带象征着全国人民的大团结,五颗红星则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为了进一步体现国家的完整性,张仃还在国徽背面设计了地球和中国地图的图案,地图上方曙光乍现,光芒共有31道,代表着当时中国的31个省级行政区。
这个方案色彩鲜艳,情感充沛,风格昂扬向上,更能体现新中国的时代精神和人民的豪迈气概。但与此同时,它对五千年文明的体现相对较少,这使得国徽设计在文化传承方面略显不足。
两支设计团队都拿出了各自的方案,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如何才能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设计一枚既体现传统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的国徽呢?这成为了摆在众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经过反复的讨论和投票,张仃的设计方案最终以微弱优势胜出。天安门作为新中国的象征,更能代表新时代的特征,更容易引发全国人民的共鸣。
然而,周总理高瞻远瞩,他认为梁思成、林徽因团队的设计方案也有很多可取之处,不应完全放弃。他提议,将两个方案的优点进行融合,取长补短,力求创造出一个更加完美的国徽。
于是,在周总理的协调下,梁思成、林徽因团队接受了新的任务:在张仃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化。这是一次艺术上的碰撞与融合,也是一次对国家象征的精雕细琢。
接受任务后,梁思成、林徽因团队开始了紧张而细致的完善工作。他们以张仃的天安门方案为主体,并巧妙地融入了自己方案中的精华元素。
首先,他们对天安门的图案进行了精细的修改,使其更加庄严雄伟,更具象征意义。为了准确还原天安门的建筑细节,林徽因带领学生们找到了天安门最古老的测量稿,力求精确到每一处细节。
梁思成也加入了设计团队,并提供了三个不同的设计稿,为国徽的最终定型提供了更多选择。
其次,他们保留了象征工农联盟的齿轮和麦穗元素,并将麦穗改为南北方两种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水稻,以更全面地代表全国的农民阶级,这也体现了周总理的建议和对细节的关注。齿轮和麦穗交汇于底部,象征着工农联盟的牢不可破。
在色彩方面,最终方案舍弃了原先方案中较为繁复的色彩,保留了金红两色,使其更显庄严大气,与天安门城楼的红色和金色也更加和谐统一。
五颗金星在天安门上方闪耀,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也与国旗的图案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象征体系。整个国徽图案简洁明了,寓意深刻,既具有艺术上的美感,又饱含着强烈的现实情怀。
经过反复修改和完善,最终的国徽方案终于呈现在众人面前。它既保留了张仃方案的时代感和天安门的象征意义,又融入了梁思成、林徽因方案的古典韵味和文化内涵,真正实现了博采众长,珠联璧合。
1950年6月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上,毛主席亲自主持,与会代表们对国徽方案进行了审议和表决。
最终,这个凝聚了无数人心血和智慧的国徽方案获得了全体代表的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正式诞生!从此,这枚庄严的国徽,与五星红旗一起,成为了新中国的象征,飘扬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着新中国的崛起和发展。
结语
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尊重历史,保护文化遗产,才能让城市发展更具可持续性和人文魅力。国徽的诞生,不仅是一个国家象征的最终确立,更是一个时代精神的凝聚和升华。
它背后,是无数仁人志士的智慧和心血,是他们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和美好期许。而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正是这些杰出代表中的一员,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新中国建设史上的一个动人篇章。
信息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创办者——梁思成与林徽因.清华大学校友网.2007-11-01。
信息源:国徽诞生背后的故事-.清华校友网。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