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7月10日,三峡水电站第一台70万千瓦的机组发电以来,三峡水电站已经运行22年了。作为世界上发电量最大的水电站,它已经累计发电1.7万亿度,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
回想三峡水电站建设之初,困难与阻力重重,国内没有哪一座水电站像三峡这样,广受全国人民的关注,其争议之声至今也没有断绝。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三峡水电站平稳运行20多年,用无可辩驳的成绩与事实打脸了当初的一众反对与唱衰群体!
三峡水电站的立项
在民国初期,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方略》中初步提出了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利开发的设想,并在在三峡地区建造一座大型水电站用来发电。但在当时军阀连年混战,国家财力不足的年代根本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工程。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与美国垦务局签约,准备利用美国资金建设水电站,但是因为时局的因素,最终也是搁浅了。
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江汉平原、洞庭湖区损失惨重。建设三峡水利枢纽的呼声再度响起,建成后可以起到“对上可以调蓄、对下可以补偿”的独特作用。1956年,伟人畅游长江后写下了“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著名诗句。”表示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
很快,有关三峡工程的勘探、设计、论证工作运转起来,还邀请的苏联的水利专家来参与。不过考虑到了当时的国力和技术水平,最终还是决定暂缓建设,但可以先修建葛洲坝水电站,作为三峡水电站的实验工程。
1971年葛洲坝水电站动工,1981年实现长江截流,1988年全部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271万千瓦,年发电量超百亿度,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发电站。葛洲坝的成功建设为兴建三峡工程做出了成功的实践和探索。
80年代,在经历了无数场次的激烈讨论与交锋后,最终定下了技术方面可行、经济方面合理,"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更为有利"的结论。1992年4月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七届五次会议上,三峡水电站获得中国全国人大批准建设。尽管获准建设,依然出现了177票反对、664票弃权的结果。
更是有9位顶级的水利专家拒绝在三峡同意书上签字,他们反对的原因主要是集中在建设成本高过、引发地质灾害、水库出现淤积、文化遗产的消失、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在战时可能会成为被攻击的目标等方面。
三峡水电站的收益超出预期
1994年12月14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动工,三年之后,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2003年7月10日,三峡左岸电站2号、5号机组并网发电,比原计划提前了20天。2012年7月4日,三峡最后一台70万千瓦巨型机组正式交付投产。至此,经过10多年的安装调试,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d的三峡电站32台机组全部投产,彻底实现了国人百年梦想。
作为一项世纪工程,三峡水电站动态总投资2485亿元,其中枢纽工程1264亿元,输变电工程365亿元,移民资金856.5亿元。三峡电站的建设金额是世界第二大的伊泰普水电站的2倍。
截止到去年末,三峡水电站累计发电量高达1.7万亿千瓦时,约合美国境内所有核电站2年的发电总量。相当于减少了5.5亿吨的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亿吨。另外,三峡工程每年防洪的直接经济效益在25亿元。若遇特大洪水,一次即可避免淹没损失几百亿元。三峡建成以来,累计拦洪近70次,仅这减轻的灾涝损失都几乎够再建一座三峡电站了。
三峡的建成,拓宽的长江的航道,万吨级的轮船可以从长江口一路西上通过三峡大坝到达重庆。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远超预期目标。
至于当初很多人担心的淤泥会将水库塞满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反倒是库区的森林面积不断增加,覆盖率超过50%,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保障着长江中下游人饮和灌溉用水安全。
至于当初的建设开支,早已经收回了,仅仅是1.7万亿度的发电量,即便是按照每度电0.25元的入网电价计算,营收高达4250亿人民币,更遑论其他航运、防洪、环保等方面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