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方兴未艾

致读者

2025年,中国经济时报开设《产业与市场》版,将重点围绕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以及营造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组织报道。该版将以言之有理、言之有用、言之可操作的报道内容,努力提供有智慧、有价值的信息,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春节临近,旅游市场热潮涌动,《产业与市场》版首期聚焦智慧旅游的创新发展,以此作为与读者初次相识的“见面礼”。敬请关注!

产业趋势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晓红 郭锦辉

戴上虚拟现实(VR)头显设备,周游良渚、陶寺、殷墟等遗址;走进滕王阁景区,唤醒导览数字人“王勃”……智慧旅游正成为一种时尚。随着旅游越来越“智慧”,很多景区有了许多新“玩法”,这不断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对消费新场景的需求。

看景变“入景” 沉浸式旅游越来越“火”

走进北京朝阳大悦城的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无相艺术空间,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发现,只要触碰作品中的文字,即可激活相应的虚拟世界。在这里,前沿交互技术、高精度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实时生成独特场景,让游客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从而享受艺术“盛宴”。

2024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在试点项目的带动下,许多企业看到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的潜力。如今,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业态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文博场馆、餐厅、主题乐园等场所,其通过环境渲染、场景塑造等方式,为游客提供互动性、叙事性、参与感丰富的沉浸式体验服务。

携程研究院分析师周慧婕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游客不再单纯追求“走马观花”打卡式旅游,而是更加希望通过沉浸式演出、装置艺术等,获得更强的情感连接。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全息技术、超大尺寸环幕等新技术的发展,让沉浸式体验新场景更加丰富。“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场景,将演艺、文化、科技等多重元素融合,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文化魅力。其还能推动‘旅游+’的发展,带动创意、设计、科技等多领域发展,助力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旅游产业链。”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数字文旅研究中心主任邓宁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智慧旅游产品化增添旅游新体验。从AIGC旅拍产品到众多沉浸式体验类项目,包括2024年风靡全国的VR大空间类项目,无不体现出智慧旅游新产品对旅游体验的增强与补充,这极大地满足了游客对新兴体验类项目的需求。”

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业态迅速发展的背后,是游客需求变化、科技发展、政策鼓励、旅游企业差异化竞争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文旅深度融合、数智技术应用、旅游观光向旅游度假转型的必然选择。例如,文化挖掘、非遗展示、研学游等都需要沉浸式文旅产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旅游管理系主任李会琴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业态对提升游客体验、“活化”当地文化、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赋能 旅游业“智慧”含量持续提升

智慧导览、智慧停车、全方位线上服务、全天候应急服务……越来越多的景区“上新”智慧场景,助力游客出行、游览。

让游客动动指尖,就能轻松享受服务,成为许多地方发力的方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河南省禹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为了让旅游资源“活起来”,禹州市与专业公司合作建设了全域智慧旅游平台。该平台以全域智慧旅游数据中心云平台为核心,借助旅游服务平台、App、移动终端、综合指挥中心等旅游管理方式,整合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等旅游要素资源,为游客、旅游企业和管理部门提供旅游综合服务。

在微信小程序打开“长白山一机游”,美食推荐、智慧打车、旅拍服务等功能一目了然。同时,用物理仿真AI等技术打造的长白山数字文旅推荐官,可以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建议。同程旅行政府合作部CEO曹帅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个由同程旅行参与建设的“长白山一机游”智慧平台,能为游客提供购票、餐饮、住宿、出行、购物一站式旅游体验,也是同程旅行数字化赋能景区精细化运营的成功实践。

“各种智慧旅游解决方案不断涌现,呈现出四个特点:围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初见成效;更为务实并体现实际使用效果和推广性;逐渐从技术创新转向模式创新的探索;直接赋能消费的智慧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邓宁认为,智慧旅游正全面与AI大模型等结合孕育新的产品和商业模式,例如“一机游”智能体化、AIGC重塑旅游营销等。从智慧化手段解决旅游景区游船排队的痛点,到个性化定制化旅行服务,再到特定人群免证照入园等,这都体现出智慧旅游人性化、个性化、便利化的理念。

游客“智慧体验”、景区“智慧管理”、产业“智慧转型”……智慧旅游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2024年智慧旅游图谱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智慧旅游经济总体规模从2019年的432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0382亿元,5年间规模增长了1.4倍;预计2024年,中国智慧旅游经济总体规模将达到12500亿元。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到2027年,我国智慧旅游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向“新”而行 智慧旅游加快高质量发展

“目前,智慧旅游已经进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阶段。”曹帅认为,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智慧旅游正向智能化、平台化方向发展,各种智慧化技术应用的潜力正得到全面释放,这将带动中小经营者快速拥抱智慧化时代。

在曹帅看来,随着旅游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旅游行业的创新动力十足。未来,利用5G、物联网等技术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的速度加快,这将为智慧旅游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智慧旅游服务效能。

邓宁认为,目前智慧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难题。例如,人工智能大模型本地数据与通用数据协同及模型部署方式,以及5G高速数据实时传输技术、VR类高清高沉浸感显示设备技术、旅游智慧指挥中心智能化决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等。从实际效用看,智慧旅游在营销、产品方面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主体活跃;智慧旅游服务和智慧旅游治理则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例如,一些区域性的旅游公共服务平台与市场化的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在交易功能方面存在诸多同质化现象,运营效率低。又如,一些目的地建设的旅游大数据平台、智慧监测平台,存在与实际业务关系不紧密,数据服务治理效果不佳的情况。

“在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过程中,要避免盲目建设、贪大求全。要尊重市场规律,做好市场调研和建设规划。政府和市场协同互补,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加快在智慧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实现突破。要持续提升智慧旅游产品体验,以游客为中心,坚持工匠精神,不断打造精品。”邓宁说。

数说产业



总 监 制丨王 辉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陈 波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