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在马来西亚兰卡威岛举办的东盟国家高级官员会议上,菲律宾外长马纳洛的表态忽然软化,在中国所倡导的南海行为准则问题上,做出了重大转变。
马纳洛外长的发言,传递出三层关键信息。其一,他提到南海行为准则谈判耗时已久,当下应深入探讨更具实质性与敏感性的议题。其二,行为准则的适用范围、法律约束力,以及对第三方国家的影响等核心问题,均需纳入谈判议程。其三,强调必须着手处理这些关键议题,推动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自菲律宾副外长访华磋商后,其态度转变愈发明显。




《南海行为准则》的内容主要涵盖三个关键方面:其一,各国应当避免实施旨在进入尚未被占据的南海岛礁的行为;其二,对在南海地区开展军事行动进行必要限制;其三,各国之间需相互通报可能对南海地区产生影响的重要政策。自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以来,中国始终如一地担当着忠实履行者的角色。

中国秉持这一原则,核心目的在于维护自身经济的稳定发展,竭力避免卷入任何可能影响发展进程的重大战事。毕竟,中国南海周边邻国数量众多,倘若在多个地区同时大规模部署军事力量,无疑将对国家资源造成巨大消耗。因此,中国坚守的核心红线是,《南海行为准则》务必确立这样一项原则:共同开发南海资源,但必须明确禁止域外国家参与开发。域外国家的介入,已然成为导致南海问题复杂化的关键因素。倘若这条原则无法在谈判中达成一致,中国将不得不采取强硬措施,单方面宣布并实施制裁限制手段。




长期以来,菲律宾一直对南海丰富的渔业与油气资源垂涎三尺,过度高估自身在南海争端中的优势,同时严重低估了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固执地认为不签署准则便能获取更多利益。然而,现实却给了菲律宾沉重一击,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态度与坚定立场,使得菲律宾根本无法实现其在南海谋求的利益。
1月17日便是一个最新例证,菲律宾能源部长拉斐尔·洛蒂拉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大倒苦水,直言中菲关系的紧张态势,严重阻碍了菲律宾在海上能源勘探方面的工作。洛蒂拉还表示,在此情形下,菲律宾期望能够与美国公司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展开合作。
自小马科斯上台执政后,中菲关系急转直下,陷入恶化状态,围绕南海问题的谈判也因此屡屡受阻。但此次小马科斯政府释放出愿意谈判的积极信号,背后或许存在三方面原因。




其一,特朗普即将上台执政,其政策走向与拜登政府截然不同。特朗普上台后,大概率不会延续拜登政府的南海政策,也很难像拜登政府那样给予菲律宾强有力的支持。特朗普更为关注的是他的“大美国战略”,例如试图通过经济手段吞并加拿大、对格陵兰岛虎视眈眈并欲通过经济和军事手段染指、凭借军事手段控制巴拿马运河等。在此背景下,菲律宾对美国未来的支持力度充满疑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
其二,在中菲之间的一系列纠纷中,中国始终坚定地维护自身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以和平且坚决的态度应对菲律宾的不当行为。这种坚定立场让菲律宾切实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从而深刻认识到采取强硬对抗的方式并非明智之举。

其三,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动荡不安,东盟国家普遍期望区域内能够保持和平稳定的良好秩序。菲律宾作为东盟的重要成员,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压力。在此地区大环境的影响下,菲律宾选择改变态度,愿意直面实质性问题,这无疑是一个积极向好的信号。
菲律宾此次态度的转变,预示着南海行为准则的落地向前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此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行为准则的协商上已基本达成共识,而菲律宾长期以来一直是主要的阻碍因素。如今其态度的松动,为准则的最终确定与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更是符合中国及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长远利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