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防军联合特种部队对加沙地带拉法市区一所教育机构展开突袭行动,此次军事行动由多个精锐作战单位协同进行,包括战斗工程兵团、空降伞兵旅以及特种侦察分队。
作战区域被分割为若干个战术分区,每个战区都部署有专门的清剿小组。突袭过程中,以军采用"包围-突入-清剿"的战术链条,战斗工程兵率先突破建筑物防线,为后续部队开辟通道。
在突袭过程中,双方展开长达数小时的激烈巷战,哈马斯武装人员利用建筑物的天然掩体顽强抵抗,战斗持续到当日上午。以军特种部队在清剿过程中与7名哈马斯武装人员发生近距离遭遇战,双方均出现重大伤亡。其中,以军战斗工程兵团第601营一名25岁的连级指挥官在执行突破任务时不幸阵亡,第401装甲旅第52营指挥官在战斗中受重伤。
此次突袭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哈马斯高级指挥官。经过激战,以军确认击毙哈马斯劳工部副部长及其7名随行武装人员。这是以军自2023年10月展开加沙地面行动以来,在拉法地区实施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定点清剿行动。
截至目前,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地带投入约7个主力战斗旅,总兵力规模超过2万人。这些作战单位包括第401装甲旅、第35伞兵旅、第7装甲旅等精锐部队,其中大部分已在加沙地带持续作战超过90天。以军部署显示出明显的重点进攻态势,主要作战力量集中在拉法、图法区等战略要地。
自地面行动开始以来,以军在加沙战区已有326名军人阵亡,其中包括23名军官。伤亡人数之大,超过以军过去十年在各类军事行动中的总损失。
战场形势分析表明,哈马斯武装力量同样遭受重创。以色列军方评估,自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区已有约16000名哈马斯武装人员阵亡,其中仅在拉法市区的战斗就造成900多人死亡。情报部门估算,哈马斯目前在加沙地带的有生力量约为1万人,与冲突初期相比损失近60%的战斗力量。
以色列国防军在拉法战区采取"情报主导、立体打击"的作战模式。辛贝特情报部门通过部署在加沙地带的多层次侦察系统,包括战术无人机、电子侦察设备和地面情报网络,构建全天候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以军在行动前投入至少12架战术侦察无人机,对目标区域进行持续24小时以上的监视,精确掌握哈马斯武装人员的活动规律。
以军第401装甲旅的梅卡瓦主战坦克在城市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坦克装备的"风衣"主动防护系统有效拦截多枚反坦克导弹,显著降低装甲部队的损失率。工程部队装备的D9装甲推土机则在清除路障、开辟进攻通道方面表现突出,为步兵提供有力支援。
以军F-16I战斗机和AH-64D武装直升机与地面部队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当地面部队遭遇强点时,空中火力可在3分钟内实施精确打击。,以军在拉法地区实施超过2000次空中打击任务,其中70%是应地面部队请求进行的近距离火力支援。
与之对应,哈马斯武装采取典型的非对称作战策略。他们充分利用加沙地带复杂的地下工事系统,据估计,仅在拉法地区就有超过100公里的地道网络。这些地道深达30-40米,不仅可以规避以军的空中打击,还能实现武装人员的隐蔽机动。
哈马斯在最近的拉法战斗中,将防御阵地设在民用建筑内,利用预先构建的防御工事和暗火力点,试图将以军卷入消耗战。军事观察家指出,哈马斯武装人员经过专门训练,能够熟练运用RPG-29反坦克火箭筒等轻武器在近距离内对付以军装甲车辆。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最新发布的统计报告,目前有超过110万加沙平民被迫离开家园,其中约80万人涌入拉法地区,导致这座原本容纳35万人的城市人口密度剧增。当地16家医疗机构中已有12家因弹药袭击被迫停止运营,剩余医院面临着严重的医疗物资短缺问题。
黎巴嫩真主党已在边境地区部署约5000名武装人员,并在过去一周内向以色列北部发射超过200枚火箭弹。这迫使以色列不得不在黎巴嫩边境维持3个预备役旅的兵力,显著分散其在加沙战区的作战资源。
伊朗方面则通过其支持的也门胡塞武装,持续对红海航运通道构成威胁。自2023年12月以来,胡塞武装已对超过30艘商业船只发动攻击,导致全球海运成本上涨约40%。美国为此不得不在红海地区部署"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战斗群,试图遏制局势进一步恶化。
约旦、埃及等周边阿拉伯国家也对战事外溢表示担忧。埃及已在与加沙接壤的边境地区部署两个机械化师,并加强对西奈半岛的安全管控。约旦则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紧急行动,防止冲突向更大范围扩散,并警告当前局势可能引发整个中东地区的安全危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