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游击社 Guerrilla Collective

此次主题展映中劳动的A面(《我们不会是同类中的最后一个》《吸烟时间》)代表着社会性的公共劳动,劳动的B面(《不言而喻》《居家符号学》)代表着私人性的家庭劳动,然而在私人性与公共性之间,劳动始终是流动的。劳动的AB面也可以看作是关于劳动的辩证性讨论,在一个以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提到劳动,想必会激发我们更多关于当代和历史的思考。

在祖德曼和纳吉的短片《不言而喻》中,集中展示了大量上世纪中报纸上的摄影档案,并赋予女性议题,讨论家庭中的女性劳动与社会政治。劳动工具的生产势必带来劳动的性别赋权,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的图像,也展示着“女性能顶半边天”的历史化讨论。这也令我想到对家用电器性别化的偏见,有如香特尔·阿克曼在厨房中的抵抗、玛莎·罗斯对厨房符号学的讽刺性瓦解。林怡平、陈省聿的《居家符号学》更有当代艺术影像的趣味,可以看作对《厨房符号学》的某种致敬,象征力量的机械爪操作起细微的家庭劳动,私人性被带到公共面前,对立中激发观众的思考。米莉·佩彻的《我们不会是同类中的最后一个》是用游戏引擎制作的电子游戏美学风格的动画,它重构着关于《诺亚方舟》世界末日的故事,动物成为中层管理者,是对资本主义劳动的重新分配。阿兰·沙欣的《吸烟时间》更像是劳动的切面,是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在吸烟的间隙中,我们看到汽车工人、环卫工人、餐厅服务员、医护人员聊天中透露出的琐碎生活。

当然这些都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图景,它们并未直接展示劳动,劳动成为一种历史性的隐喻,社会主义的劳动或许应该是王导《青春》中的直接展示,是集体性的劳动。最后,在当代影像面前,观影又何尝不是一种劳动。同样,在如今的就业环境下,在算法平台的操控下,我们也更应该重新思考劳动的意义。


影片放映时间:

2025年1月25日(星期六)19:00~23:59

线上交流时间:

2025年1月25日(星期六)21:00~22:00

线上对谈嘉宾(暂定):阿兰·沙欣,米莉·佩彻,林怡平,陈省聿,莉娅·祖德曼,西蒙·纳吉

主持人:张照(纪录片导演)

请在报名后联系游击社助手(微信:Guerrilla2024)获取观看和交流链接,请合理安排观影时间

A面


吸烟时间

Smoke Break

10分钟,2021,瑞士

阿兰·沙欣

入围2021年温特图尔短片节

镜头穿梭于七个地点,记录了劳动者们在短暂的吸烟休息时间里断断续续的交谈。


阿兰·沙欣 Alan Sahin

阿兰·沙欣 1995 年出生于瑞士比尔/比涅,是一位深受日常生活那些安静且常被忽视的瞬间启发的电影导演。2016 年至 2021 年,他在苏黎世艺术大学学习电影,并以短片《吸烟时间》(Zigipouse)毕业,该片在温特图尔国际短片电影节上首映。他最近的影片《往南走》(Im Stau)在瑞士真实影展和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等著名电影节上展映。阿兰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叙事手法著称,他创作的影片叙事风格克制却有力,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不会是同类中的最后一个 We Will Not Be the Last of Our Kind

24分钟,2024,法国

米莉·佩彻

入围2024年柏林国际电影节

如果《圣经》中著名的方舟——大洪水期间人类和动物王国最后的避难所——不仅仅是神的干预,而是一个精心策划的职业融合计划,那会怎么样?导演使用她自己建造的电子游戏世界作为拍摄地点,并以她的化身的形式加入方舟上的每个人。在那里,她对现在的问题与旧约的古老叙述发生了冲突。


米莉·佩彻 Mili Pecherer

1988年出生于以色列。她的作品取材于伟大的圣经故事,并向它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她毕业于耶路撒冷的比撒列艺术与设计学院和法国图尔宽的法国国立当代艺术研究院(Le Fresnoy)。她目前住在马赛。其作品《这不是那座山,默罕默德》入围2020年柏林电影节,《我们不会是同类中的最后一个》入围2024年柏林电影节。

B面


居家符号学 Semiotics of the Home

8分钟,2023,美国/中国台湾

林怡平&陈省聿

入围2024年金穗影展,获最佳实验片奖

《居家符号学》让人联想到美国艺术家马莎・罗斯勒的经典作品《厨房符号学》。艺术家们与挖掘机操作员合作,试图利用挖掘机完成各项家务。家务在现行的劳动体系往往被忽视其价值,但是却是维系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活动。这些活动与挖掘机所在的工地与破坏形成强烈的对比,也同时在这种张力中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判断,像是公共/私密,阳刚/阴柔,系统/个体等,二元对立下界线划分的荒谬之处。


林怡平 Jessi Ali Lin

林怡平主要透过雕塑、影像、行为进行创作,利用身体具象的位置和身份认同的多重性作为她的创作过程的核心。艺术家从女性主义历史、极简主义和行为艺术汲取灵感,检视自我操演与其认同的碎片化本质在社会与其建构的环境中的关系。

陈省聿 Hsin-Yu Chen

陈省聿,电影创作者及艺术家,毕业于美国天普大学电影与媒体艺术研究所,现工作及生活于台北。作品跨实验电影、纪录片及动态影像,关注看与被看的过渡空间中,主体性如何被影射及建构,并以边界地景、视觉技术与感官经验为题,探索观看身体与政治主体的交会。


不言而喻

No Wonder

11分钟,2024,奥地利/德国

莉娅·祖德曼&西蒙·纳吉

入围2024年北京国际短片联展,获杰出艺术探索奖

“一个人操持整个家庭的故事……这个故事必须先编出来。而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照片。”论文电影《不言而喻》以人们工作时的照片为基础,围绕着家庭主妇的塑造而展开。在相互间的对话以及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报纸照片档案中,祖德曼(Sudermann)和纳吉(Nagy)谈到了破损的家居物品、核心家庭的美学生产以及对家务酬劳的革命性要求。如此以来,导演将我们目前的性别分工与电影制作本身的情况联系起来。


莉娅·祖德曼 Lia Sudermann

莉娅·祖德曼(Lia Sudermann)是一位表演者、媒体艺术家和电影制片人,居住并工作于维也纳。她于2015年毕业于科隆媒体艺术学院,创作了一部长篇纪录片。自此以来,她创作了多部视频和多媒体作品。作为艺术与表演团体“后现代谈话”(Postmodern Talking)的成员,她是多部舞台剧、讲座表演及单口喜剧的表演者和(共同)作者。主要作品包括《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s, 2021,与西蒙·纳吉合作)及《最后只剩小檗》(Zum Schluss bleibt nur die Berberitze, 2015)。

西蒙·纳吉 Simon Nagy

西蒙·纳吉(Simon Nagy)是一位文本与媒体艺术家,居住并工作于维也纳。他参与多个艺术团体,从事以文本和理论生产为核心的协作艺术研究。西蒙·纳吉是艺术教育与批判知识生产办公室trafo.K的成员,艺术家团体Schandwache的成员,以及维也纳荒诞物理学会(Pataphysical Society Vienna)的创始成员。主要作品包括《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s, 2021,与莉娅·祖德曼合作)。

《不言而喻》文字信息引用自北京国际短片联展官网(BISFF),特此感谢

报名后请加游击社助手微信:Guerrilla2024

撰文:王淞可

策划:肥罗,梁诗蔚,林秉翰,王淞可(按字母顺序排序)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