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代碑刻千千万,名碑也不少,“二爨碑”绝对算是精华中的精华,“二爨碑”是指位于云南曲靖市第一中学内的《爨宝子碑》和位于云南陆良县薛官堡斗阁寺内的《爨龙颜碑》,这两块石碑是中国书法史上由隶书向楷书过渡期的代表作,也是迄今发现仅有的两块爨体字碑,因而被誉为“南碑瑰宝”。今天说的两块千年古碑就是“二爨”之一的《爨宝子碑》和《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爨宝子碑》以书法价值而著称,《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以历史价值而著称。
云南曲靖,云贵交界处的滇东城市,珠江源头第一城,素有“滇黔锁钥”、“云南咽喉”之称,这座地级市有三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在全国十分罕见,而且还都是古碑,就是《爨宝子碑》《爨龙颜碑》和《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
在曲靖市第一中学的校园旁,有一座爨文化博物馆,《爨宝子碑》和《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这两块千年古碑,就面对面地立在了一起。
如果专程为这两块古碑而来,一定要注意开放时间,每周二、四、六、日的上午8:30-11:00,下午15:00-17:00为免费开放时间,周一、三、五为休馆时间,不仅一周只开放4天,每天也只开放4.5小时。
两块国保碑分别镶嵌于门外的墙壁上,全国可能再没有相隔如此近的两处不同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两块珍贵的石碑为什么会齐聚此地呢?这还得从1937年说起,当时为迎接民国“京(南京)滇公路周览团”的到来,云南省教育厅下拨专款在曲靖中学内建“爨碑亭”,并将《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也移了过来。
爨文化博物馆面积不大,大概占地6亩,主要是两座碑亭,一座四面通透的“会盟碑亭”,一座四面封闭的“爨碑亭”。
《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是大理国时代的遗物,距今已有1054年,立于大理国段素顺明政三年(公元971年),为长方形,高1.25米,宽0.58米,厚0.16米,无碑脚。碑文共212字,分刻为上下两截,上截为碑的正文,下截是职官提名。
这块黑黢黢的石碑,碑文已经看不清晰,碑文记述的是大理国三军都统长皇叔布燮段子珍(白族),奉宋太祖圣旨平定众镇叛乱后,召集37部彝族首领,在石城(今曲靖)会盟立誓,共讨阿房、洞田等地叛乱,并颁赐职赏的史实。
这块石碑是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出土,最初置于曲靖城北门外武侯祠内,到了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喻怀信等人将碑移入城内奎阁(今已拆除),并对碑题记,叙述此碑出土情况及移置经过。民国时期云南军阀混战,城内庙宇多遭毁坏,此碑还险些被毁。
与众不同的是,这块石碑上下两载的书写排列完全相反,上截从左至右排列书写,下截则从右至左排列书写。会盟碑的价值在于它是大理国历史上的重要实物,也是民族关系史上的宝贵资料。
对面“爨碑亭”中的《爨宝子碑》,名气可比《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大得多,它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距今已有1620年,刻于东晋大亨四年,即义熙元年(公元405年)。
《爨宝子碑》共13行,每行30字。下部为立碑人名13行,每行4字。碑文记录了墓主人爨宝子的生平及对墓主的赞美之辞。碑右下角刻有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曲靖知府邓尔恒的隶书跋文6行。
《二爨碑》在书法界地位极高,因为爨体曾是中国魏晋时期社会流行的书体,是隶书向楷书转变的过渡书体,但因曹操和后来的司马炎的“禁碑令”,爨体便从历史上神秘失传。
清代乾隆年间,云南曲靖出土了《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也成为现今仅存的爨体字碑刻和爨体字来源,清代和民国时期,很多名家都临摹《爨宝子碑》,练习爨体字。
爨体字的特点是用笔方峻,起收果断,笔力雄强,结体茂密,继承汉碑法度,有隶书遗意,运笔方中带圆,笔画沉毅雄拔,兴酣趣足,意态奇逸。曾被康有为、潘天寿等奉为书体中的“国宝”。
所以说《爨宝子碑》——《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堪称是中国书法界最有名的古碑之一,而且中国目前仅有的两块爨碑都在曲靖。
在这处小小的爨文化博物馆里,两处1961年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的古碑,就这样面对面相隔十来米,在全国来说可能也是唯一。
看完两块珍贵的千年古碑,你还可以到附近的西门街走走,这也是曲靖城内唯一一条保留比较完好的老街了,范围不大,但可以感受一些曲靖老城的百年烟火气。
《爨宝子碑》发现后的身世曲折,首先是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在云南曲靖出土,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后来被一乡民用做压豆腐的石板。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曲靖知府邓尔恒发现豆腐上有字迹,大为惊异,派人找到卖豆腐之人,将碑石运回府中,先请人精拓了数十张,然后以其小隶书题跋雕刻于上,又拓了一批,后置于城中武侯祠。民国时期,云南军阀混战,珍藏在武侯祠的《爨宝子碑》被撬去筑工事,后来城中以拓售碑帖为生的寒士张士元冒着猛烈的炮火,勇敢地将此碑偷偷运回了家,才使得碑刻得以保存,拓片再度广为流传。
1937年,原中华民国教育厅拨款委托原曲靖中学校长谢琅书在校园内建造了“爨碑亭”,将东晋时期的《爨宝子碑》和大理国时期的《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并置于一亭之中。至此,命运多舛的《爨宝子碑》才终于安定下来,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将这两块碑刻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此受到了全面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