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格,真的很容易两极分化。有些人花50块钱买一枚好品乾嘉道古钱,都觉得有些牙酸,花几百买点北宋小精品,都得肉疼。
好不容易凑个上千块钱,想买枚银元,那是到处比对四处观望,考虑很久才敢下手,等买下后又开心又惆怅。这跟收入没关系,纯粹是消费观念影响,我就见过月入2万的泉友是这种心态。
但是另外一种人,那真是不计后果的去买,似乎“收藏癖”已经发展成了一种疾病。
前几天一位泉友加上我,问我要不要清代的嘉庆钱,我随口一问你有什么品种,他回答不知道,家里大概有50多斤。
啥?这得六七千枚了吧。我只能回答他:“不好意思,我自己一堆小钱都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么多您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
他叹了口气说道:“这只是一部分,我父亲以前收的钱币,加起来得有两吨了吧。”
听完我傻眼了,这不光是资金投入的问题,还需大量的精力,却只为了收这些小破钱,图什么呢?
泉友介绍,以前父亲无意间在老家的几个榆木门和箱子上,找到了一些康熙和雍正钱,去一趟古玩市场后,直接骑着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回家。
从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但这只是运气使然,又不是凭自己本事收到的。但父亲却深陷其中,刚开始在乡镇,然后县城和市里一堆堆的收。
也不是不爱学习,清代钱谱也买了好几本,然后坐在家里一个个对,但就跟正常出精品的概率一样,千里挑一!
只有极少一部分回了点血,其他的就是现在剩下的这些,玩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种偏执的观念就像“病毒”一样深入脑海,父亲开始得了一种收藏界常见的“捡漏病”,并且乐此不疲,把家里的收入一步步投入其中。
他当年只是在网吧上网,看到一个不知名网站介绍什么错版币、福耳币、豹子号、特殊冠号的介绍,然后就跑到邮币市场,收了一大堆整刀、整捆的纸币回来。
为了找特殊品种把原封都拆了,后面又自己封装回去。结果可想而知,白费力气。就算找到所谓的“错版”,解释权又不在他手上,一些小错漏网上说得漂亮,其实就是有价无市。
现在家里人都劝他按面值兑换掉,可父亲就是不干,认为以后还会升值。
然后便是这些粮票,父亲似乎对“量大取胜”有一种特别的执念,总觉得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量变引起质变。
可现实都是“火中取栗”,毫无收获。那些高手都是赚“信息差”的利润,又不是多久以前的“出土物”,怎么可能靠量就能堆出来好东西呢?
后来泉友想办法从父亲口中套出收购的价格,好家伙比市场价贵了十几倍!再顺藤摸瓜,发现卖家挂在小众网站上,一捆也就150~200元,但看父亲似乎是个“冤大头”,一捆竟卖到上千元。
为了告知父亲真相,泉友特地买了很多粮票的书籍,甚至连地方县志都查了一遍,发现高价值的粮票万里挑一都说少了。
要么是开门票和关门票,要么是不流通“样票”,还必须满足存世稀少、品相完好和大全套,才有一定的价值。其他更早之前的军用和政府内部的特殊粮票,根本就不可能存在这些大量流通品种里。
最后,让父亲“收手”的,是栽在一个假货贩子身上,因为这次钱基本花完,已经让家里一贫如洗了。当时父亲被贩子宣称的所谓“罐装窖藏”银元吸引,花了大一笔钱,收了至少上千枚银元。
他连最基本的罐装包浆都不知道,灰黑、金黄、绿绣一个都搭不上边,全是地摊货。如今这些藏品已经成了泉友挥之不去的噩梦,让本就不太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他只能一点点处理,能回多少是多少吧。父亲虽然没钱收藏了,但还是控制不住在那些群里到处问人有没有货,甚至泉友偷查记录,发现父亲竟然还想贷款。
想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但父亲却只会大喊“我没病看什么医生。”只能说,偏执到一定程度,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