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来,全国多个地区的养老金又上调了。根据官方数据显示,这已经是养老金连续十九年的上调。面对连年上涨的养老金,网友们纷纷调侃:“寒窗苦读二十余载,结果工资还不如人家爷爷奶奶退休金的一半,这是生错了时代啊……”



与此同时,也有专家发表了养老金不宜继续上调的意见,还给出了三个理由,个个有理有据。那么国家为什么要一再上调养老金呢?这对民众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专家又为什么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呢?

我国的养老金政策

2023年5月22日,我国人社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发布了最新的退休人员养老金通知。该通知表示,自2023年1月1日起,所有在2022年12月31日前,按规定办理完退休手续的退休人员,将按照去年养老金的3.8%进行上调领取。



去年我国养老金的上调比例是4%,与今年的涨幅相当。而我国的人均养老金也从一开始的几百元,提升到了如今的三千元。这个水平可以说已经十分可观了。

对此,有些人可能会感到疑惑:“为什么养老金要一直上调呢?影响养老金水平的因素又都有哪些呢?”



一、 养老金的定义

首先,我们要明确养老金的定义。所谓的养老金,就是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了劳动能力之后,根据他们的保险资格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按照月份或者一次性支付的保险待遇。

这是国家、集体与个人共同积累与运作的保险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百姓们“老有所养”。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养老金在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方面,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养老金上调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在2022年,我国的老龄人口就已经占总人口的18%了。更超乎人们预料的是,根据联合国的预测,我国在2050年将会拥有近4.8亿的老龄人口。

这说明我国将会面临十分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挑战。在这个现实背景之下,上调养老金将是一个必要之举。



三、 养老金的作用

养老金政策不但可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年轻人的养老负担。

随着老人的年纪增长,他们的自理与自理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差,与此同时,所需的医疗资源与老年服务就会越来越多。如果没有养老金的支持与保障,那么这些被时代与社会所淘汰的老人,将会纷纷陷入生活的困境之中。



养老金上调除了对老人自身有帮助之外,也可以帮助老人的子女分担经济压力。如今,大多数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所要面临的生活压力前所未有的沉重,以至于在很多情况下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给予父母良好的经济条件。

养老金的上调使得年轻人的养老负担减轻,从而有更积极的工作与生活态度,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促进经济增长。



而养老金的持续上涨,从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国民生活水平与幸福度在持续提升。

四、影响养老金水平的因素

根据我国的《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金需要根据职工的工资增长以及物价上涨情况,及时进行上调。由此可见,养老金的水平是和职工工资水平、物价水平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的。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高达5.5%,预计下半年将会继续增长,我国的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增长了5.8%。而物价虽然整体保持稳定,但是仍然以0.7%的增速保持上涨。

所以,养老金的持续上调是结合了我国的具体国情,所作出的符合现实条件的决策。



养老金的差距以及代际问题

但是,我国当前的养老金机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那便是城乡的“二元割裂”。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主要是新农保的形式,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与政府补贴相结合。新农保的参保者所能领取到的养老金数额极低,而且还和缴纳保险金的年限挂钩。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农民的养老金水平尚未达到一百元。



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相对来说,条件就优渥得多。如今我国城市地区的人均养老金已经达到了3000元的水平。

由此就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养老金的差距究竟有多大。这种现象十分不利于贫富差距的缩小,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尤其是在最近两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经济发展增速变缓,就业市场的形势不佳,人们的收入水平也持续走低,生活压力变得更大。

在这个时候,城镇居民的养老金继续上涨,将会进一步扩大城乡差距,在某种意义上会产生更多不安定的因素。



除此之外,城乡居民的养老金差距还存在着代际影响,并且在短期内无法消除,这会给社会带来更加深远的负面影响。

农村地区的年轻人,为了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纷纷进入城市打拼。他们一开始总是非常有干劲儿,幻想着日后能够成功实现阶级的跨越。然而,现实给他们上了一节又一节惨痛的课,将他们的幻想全部打破。



他们逐渐发现,即便拼尽全力,也只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存。他们不仅要长年累月的“996”,还要天天在职场上给人当牛做马。即便是每个月工资只有三四千块钱的垃圾工作,也依然要每天提心吊胆,担心被公司裁员。

而这个时候,他们又发现了一个更加残酷的真相:自己拼死拼活,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如别人家爷爷奶奶退休金的一半!他们“幡然醒悟”,原来生活是盼不到头的,是看不到希望的。于是,一代“躺平摆烂”的年轻人诞生了。



专家反对的三个理由

基于以上的各种因素,社会上对养老金的连续上调开始出现了反对的意见,甚至连一些专家学者也开始带头发表了相关看法,认为国家不应该持续上涨养老金。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北京大学的姚洋教授。

早在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的时候,姚洋教授就明确表示过,养老金的上调幅度高于在岗员工工资的上涨幅度,这将会导致社保体系的不可持续。他还表示,当前我国的养老金缴费标准太高了,相应地,发放的养老金也非常高。



如果社保无法实现全员覆盖的话,那么高水平的养老金也将毫无意义,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会长期处于一个非常原始的状态。

因此,他认为国家不应该继续上调养老金,而且针对自己的观点还给出了三大理由。



一、 经济与财政的负担

近些年来,全球经济都陷入疲软的状态。虽然我国经济依然保持着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还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结合新冠疫情以来的经济发展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依旧很大。

经济下行,国家财政收入就会减少,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国家财政支出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虽然每个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只提高了几十块钱,但是一乘总数,那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财政负担。



如果年年都这么上调,那么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阻碍。

二、 持续走低的人口出生率

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而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更是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当代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生育意愿都大大降低,这也意味着将来我国的劳动力数量也会呈现出大幅降低的情况。



除此之外,年轻人对未来的消极预期,导致了“退保”现象的发生。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大量青年劳动力为了保障自己的基本生存,纷纷选择不再缴纳社保,甚至还有人调侃道:“天天996,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退休,还交什么社保呢?”

而一旦缺少劳动力缴纳社保,那么养老金就会出现缺口。根据数据推测,不久后我国的养老金就会出现高达八亿元的资金缺口。如果养老金还保持年年上涨的态势,那么未来的缺口将会更大。



三、人均寿命的增加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医疗卫生条件更加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生活,因而人均寿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我国已经适当调整了退休年龄,但是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的年限还是保持着持续增长的。

年限越来越长,养老金的金额也在不断提高,而老龄人口也急剧上升,这都意味着将来所要承担的养老压力会呈现出暴增的趋势。



综上所述,姚洋教授认为,养老金连年上调的决定,将会给未来的财政与经济带来隐患。

但是,世界上不存在十分完美的决策。当前党和国家所制定的政策,都是结合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综合意见,所做出的最符合我国国情与现状的最优选择。我们能想到的这些问题,他们自然也都能想到。



所以,我们当下应该要做的就是,合理规划未来的经济状况,理性看待社会问题,相信党和国家,一定会带领着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