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萧淡任天真》,写作风格一仍其旧,恰如其书名,萧淡而不失韵味,执守天真却满含赤诚。文字质朴古雅,通透澄明,毫无雕琢之匠气,却在平淡之中蕴含着深远的意境,分明是经过岁月沉淀与学问熏陶后的返璞归真。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能静下心来品读一本诗意与哲思兼备的随笔集,真是难得的享受。近日读到的复旦大学谈瀛洲教授的新著《萧淡任天真》,便是这样的一部佳作,宛如喧嚣尘世中的一泓清泉,可以润泽我们的心灵。

我最初读到谈瀛洲的随笔文字,是有一次在复旦旧书店淘书时,偶然觅得出版于20年前的一本学术散文集《诗意的微醺》。盈手可握的窄小开本,清新可读的学者文字,读后大呼过瘾,也由此记住了作者谈瀛洲的名字。此后,常在新民晚报“夜光杯”上读到谈教授写莳花弄草的性灵美文,颇有一种回归田园生活的雅趣在其中。如今,捧读这部新出版的《萧淡任天真》,写作风格一仍其旧,恰如其书名,萧淡而不失韵味,执守天真却满含赤诚。文字质朴古雅,通透澄明,毫无雕琢之匠气,却在平淡之中蕴含着深远的意境,分明是经过岁月沉淀与学问熏陶后的返璞归真。



1996年10月与陆谷孙先生(中间)在嵩阳书院,左一为谈瀛洲,右一为陆灏

全书内容丰富而多元。作为陆谷孙教授门下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谈瀛洲专事英国文学特别是莎士比亚研究,术有专攻,书中有很多篇回忆了他在复旦求学期间的几位授业恩师,既有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思索,也记录了那个时代学者在课徒和治学上的价值追求。在描述校园琐事或是师生间的交往时,他总能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独特的画面,让读者仿若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一抹温馨与美好。

书中还有关于莎翁、培根、王尔德的诸多文字,从作家生平到逸闻趣事,从经典作品赏读到中外比较分析,谈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感知,在文学与历史的各个细微之处挖掘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在解读经典时,既尊重原著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又能结合当下社会的现实问题,赋予经典以新的生命力,使我们对这些古老文本的读解跃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譬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我的枕边书,但由于对莎翁的人生经历所知甚少,理解诗句也就脱不了一知半解的窠臼。谈教授在书中精选154首十四行诗中的5首,结合莎翁的身世进行全方位的导读,还原出一个16—17世纪大时代背景下真实的诗人形象,对我这样的莎迷来说,不啻为滋养心灵的智慧源泉。



莎士比亚

此外,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的板块,是谈教授留给自己兴趣爱好的“自留地”,关于养花,关于摄影,关于美术,关于古琴,可以看作谈瀛洲生活情趣的一个侧影。我特别欣赏他在书中夫子自道式的一段独白:“我这人的兴趣比较多比较杂。是否把精力、兴趣集中在一个领域,会做出更好的成绩呢?有时候自己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但结论是人的天性就是那样子的,硬要把自己局限在某一领域,恐怕也会扼制了内在的许多生机,还不如让它自由发展呢。”

时下,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叫作“斜杠人生”,意指在循规蹈矩的人生轨迹之外,还可以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发展出不走寻常路的别样生活。然而,知易行难。当自己真的决定要去开启一段“斜杠”生活时,难免会瞻前顾后,经历一番精神内耗。此时,不妨翻开这本《萧淡任天真》,看看作者是如何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徜徉在这世间种种美好的风景之中,于淡雅之间品味诗意人生。

作者:周 洋

图片:网络图

编辑:小 开

约稿编辑:郭 影

责任编辑:李 纬

栏目主编:朱 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