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1月18日电
新华社记者李文哲
17日一早,国网洛阳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副班长管霄收到了春节值班表。今年春节,他将驻守位于河南省栾川县的伏牛山脉,负责3条220千伏线路的巡检、抢修,避免大风降雪等极端天气影响线路正常运行。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到今年就12年了,每年春节都在深山度过。虽然辛苦,但守护了万家灯火,家人也都理解支持。”管霄说。
据介绍,管霄今年负责的3条线路位于崇山峻岭中,平均海拔在1100米以上,地势高、温度低,且森林覆盖率高,空气中水分含量多,冬季遇到极端寒冷天气时,容易产生线路覆冰情况。由于这些线路关系到整个嵩栾山区的用电安全,任何一条线路出现问题,半个县城用电就会出现问题。
管霄所在的班组一共6人,负责洛阳全市以及县区输电线路的带电检修、应急抢修工作。总长约4100公里的线路中,深山区线路占一半以上,负重爬山、攀登高塔,深一脚浅一脚中,每年管霄和同事们都会将线路全部巡查一遍。
聊起这些年的工作,管霄用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怕”。带电检修时,尽管身穿屏蔽服,220千伏的高压从屏蔽服上流过,产生的电流还是会让脸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每次工作前都要反复检查屏蔽服的连接是否完整,穿戴是否合规。家里220伏的保险丝炸了还会吓一跳,更别说这一千倍高的电压了。”管霄说,对电的畏惧是心理害怕,真正上塔了还要克服生理上的恐慌。
冬季气温低,而屏蔽服只有普通风衣薄厚,山里零下七八摄氏度,还没开始上塔,工作人员上下牙就开始打颤。上塔后,一两百米的塔杆,山风一吹,不仅瞬间从外凉到内,连塔杆也会微微颤抖,浑身都跟着不自觉地抖起来。
“冬天的塔杆有着金属特有的冰凉和湿滑,如果之前下过雪,把手上还会结冰,每上一个台阶前,都要用工具把冰凿掉再攀登。稍不留意,脚下一滑,心也跟着揪了起来。”管霄说。
每次上山,除了工具包,管霄还有两个随身携带的“百宝囊”:一个是“干粮袋”,一小杯水和一个馒头是标配;另一个是“医药包”,装有云南白药、创可贴等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我们去的山大多是野山,没有路,山还陡峭,磕碰都是家常便饭,所以要带着医药包。上山干活基本上都是一天时间,经常一个馒头就着一杯冷水就解决掉一天的饭了。”管霄说。
管霄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和同事们抬着100多斤的避雷器,从天不亮就开始登山,冬天的山路被落叶覆盖,看不到路的原貌,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探着虚实上山。等他们爬到山顶上塔安装完毕,再下山时太阳都已经落山了。
去年12月,当地电力部门在伏牛山脉巡线必经山头上建造了一座观冰小屋,可做饭住宿,并开始出动无人机运送物资,向输电铁塔直接吊装手扳葫芦和绝缘子等重物,替代了工作人员肩扛手抬的方式。
“今年值班可以喝口热水,也不用每天上上下下地爬山,同事们都感慨工作环境越来越好了。”管霄说。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