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是刻在中国人DNA里的仪式感
随着2025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
首个“非遗版”春节即将璀璨登场✨
“非遗版”春节为何“非一般”?
当非遗遇上春节
过年的DNA动了!
剪纸艺术
每一剪,都是对生活的热爱
(中国剪纸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巧手下翻飞,瞬间化作窗花、福字,贴在家家户户的门窗上,那叫一个喜庆!
“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蔚县。”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在能工巧匠手中出神入化,成为一项绝技。
传说蔚县剪纸有两绝,“一绝”在万紫千红。彩色点染刻纸,以阴刻见色,阳刻见刀。画样、整理纸张、订纸、浸水、雕刻、染色、装裱……色彩斑斓的剪纸作品凝聚着手艺人的灵感和智慧。
“二绝”在剪纸不用“剪”。蔚县剪纸作品《龙行天下》长9.9米、高0.99米,花费3年时间,总共刻了200多万刀,用了20多道工序!可谓“一剪剪出千年文化,一刻刻出东方神韵”!
春联墨香
每一笔,都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楹联习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提起毛笔,蘸满浓墨,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对联里藏着的是对新一年的期许。无论是“春满人间百花艳,福临小院四季安”,还是自创的佳句,都让人心头一暖,年味儿十足!
你知道我国最早的春联,写了什么吗?《宋史》中记载的五代十国时期创作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称为“春联之祖”,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春联。
龙舞狮跃
永不缺席的“春节氛围组”!
(铜梁龙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宁德霍童线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咚咚锵,咚咚锵!”每当听到这热闹的声音,年味儿就来了!龙舞翻飞,狮跃欢腾,街头巷尾,一片欢腾。它们以一种生动而热烈的方式,唤醒了每个人心中对年的无限向往。
在重庆铜梁,不看火龙就不算过年。龙在火中飞,人在火中舞,这条1500℃的“龙”,可谓最热辣滚烫的中国式浪漫!
你或许见过舞狮,但你见过“舞线狮”吗?看了福建的霍童线狮,才知道狮子可以“飞”!网友:舞狮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灯会璀璨
“灯火里的中国”瞬间具象化了
(自贡灯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自贡归来不看灯”“灯会顶流,美翻了!”在四川自贡,看灯会可谓每年春节的保留项目。今年,被网友誉为“宇宙第一灯会”的自贡灯会,又不出意外地放出“大招”了。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现代灯会如此令人目不暇接,但你知道吗?古人的花灯早已用上了“黑科技”!“滚灯”利用平衡原理,不论是踢还是投掷,灯内的蜡烛都不会熄灭。网友:古人居然能把蜡烛灯当球踢!
木版年画
既是年画,也是“画年”
(杨柳青木版年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看到年画娃娃,是谁的DNA动了?!“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始于明末、盛于清代,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挂在墙上,年画不仅装饰了家,更传承了千年的文化与祝福。
△天津杨柳青年画:莲年有余(天津博物馆藏)
杨柳青木版年画集勾、刻、印(刷)、绘(画)、裱五道工艺于一体,既有版画的刻工韵味,又有绘画的笔墨粉彩。福娃抱锦鲤=连年庆有余;五谷喜丰登=富贵添吉祥;牧童骑春牛=勤劳劝农耕……杨柳青木版年画中,竟藏着海量的吉祥话
踩高跷、扭秧歌
被春节仪式感硬控了!
(海城高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海阳大秧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踩着高跷还能翻跟头,这样火辣欢腾的非遗你见过吗?来自“高跷艺术之乡”的海城高跷,凭借着“扭逗浪相”的特色,不仅东北味儿十足,更是技能满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木棍上的东方芭蕾”。而来源于传统高跷的弹跃龙表演,弹跳力惊人,爆发力十足!不看不知道,果然高手在民间↓↓
锣鼓铿锵,花鼓翻舞,彩扇翩飞,又到了一年一度扭秧歌好时节!欢快的鼓点响起,男女老少身着鲜艳的服饰,纷纷加入扭秧歌的行列,这一刻,仿佛一年的疲惫都抛到了九霄云外。网友:身体控制不住跟着扭起来!
✨一项项非遗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串联起我们对年的记忆与向往
哪一项非遗唤醒了你的过年DNA?
你的故乡是否也藏着
那些与春节紧密相连的非遗宝藏?
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春节记忆吧!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在看】与【点赞】,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在看】数达到2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
来源:央视新闻、央视一套、天津博物馆、《非遗里的中国》、《古韵新声》春节节目、《龙腾虎跃·中国年味》等
责任编辑:赫兹
校审:神小丢、林桂人
终审:文心
点亮点赞、在看
分享你的春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