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网上有一个热门话题:

以前的孩子没少挨打挨骂,却没心没肺的快乐长大,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为啥动辄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呢?

我想,在这个违背常理的疑难杂症面前,不少家长脑海里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

事实上,只要我们细细揣摩这几十年以来,作为一个孩子的角色的成长环境的变化,就能找出答案。

比如说,在过去,大家穷的很普遍、很稳定,父母每天一睁眼,考虑的就两件事,一是吃饱饭,二是穿暖衣。

再加上家里孩子多,很难面面俱到的去照顾每一个孩子。

但这种看似“佛系放养”的养育方式,却把孩子的自由生长空间,无限的拓宽了。

可反观现在,孩子就是父母的心头肉,尤其是一个孩子的家庭,可能一出生,就被围着转,他的生活也被干涉、被期待、被关注。

久而久之,当父母的注意力和期待,全部投射在孩子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他还怎么可能有成长的自由空间呢?

慢慢地,带着父母的期待,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如堆积的尘土,一层又一层。



除此之外,现在的孩子与过去相比,情绪流动的空间,也被大大的缩减。

以前呢,但凡有点小情绪,受点什么委屈,只要出门找小伙伴玩一圈,玩累了回来睡一觉,第二天又是没心没肺的一天。

可现在的孩子,其实已经没有撒欢玩闹、自由疯玩的童年了,他们每天被父母的期待裹挟,被书本上的知识所围绕。

再加上各种电子设备的层出不穷,目前的孩子生活单调、生活匮乏、学习压力大,内心深处便积攒了许许多多的情绪。

可遗憾的是,这些情绪,没有一个明亮通达的通道,让孩子们去宣泄和释放。

所以说,现在看起来家家户户的日子过好了,可是作为孩子,他们却面临着一个更为艰难与复杂的成长环境。

因此,心理问题的淤积,可能就是家庭教育中,必须去正视的重点之一。

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发现孩子自身出现了一些问题了呢?

其实,当孩子把3句话挂在嘴边的时候,或许就是在向你求助,作为家长,可别不当回事。

接下来就了解一下吧。



01.第一句话:“我什么都做不好”

有次我在小区遛弯,碰见一位妈妈教儿子打羽毛球。

刚开始,还是母慈子孝的美好画面。

可是随着孩子仍旧无法掌握的时候,妈妈的分贝渐渐高了起来,不耐烦的表情,也逐渐浮于脸上。

察觉到妈妈的情绪变化,小男孩眼泪婆娑的失落道:“妈妈别生气,我什么也做不好,对不起”。

我当时站在一旁,感觉到无尽的心疼。

可那位妈妈不仅无动于衷,反而有些气急的说:“学个羽毛球,都学不会,还这么脆弱,你说你长大能干什么呀”?

话音未落,小男孩的眼泪就淌了出来。

可能这一种经历,在不少孩子身上都反复出现过,而不少家长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但事实上,家长们不知道的是,当孩子说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这句话时,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他很无助,需要家长的帮助。

在心理学上,有个词汇叫做:习得性无助。

说的是,孩子接连遭受挫折,并在自己努力后还无法改变结果的情况下,心理上就会出现无助、失落、痛苦的状态。

而这种情况,一旦家长无法及时察觉,或者说还用数落、批评、教育的方式来对待孩子,那么就会让孩子陷入到自卑、焦虑、内耗的复杂心理动态中。

所以,对于家长来说,若是孩子出现了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鼓励,并通过让孩子在擅长的种类上发挥自己的优秀,来重拾自信心。



02.第二句话:“随便,无所谓”

有不少家长常常在后台跟我吐槽,说自己跟孩子的相处真的非常疲惫。

比如,一天到晚撞不响,不管问什么,都用“随便,无所谓”来敷衍回答。

在不少家长眼里,但凡孩子出现这种问题,就是不懂事、不乖巧,是对父母的不尊重。

可实际上,当孩子把这句话挂嘴边的时候,说明他的内心已经积攒了许多怨怼、不安与委屈。

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孩子任何的表达,其实背后都有对应环境的影响。

就像孩子爱说“随便”,并不是代表他对任何事情都抱持不在乎的态度,而是生活中,他可能长久以来就面对着2方面的困境。

其一,需求被忽视。

有些家长平日里可能非常强势,属于说一不二的性格。

所以在这种掌控感十分强烈的家庭,家长的主观判断和感受就占比最高,从而孩子的需求,就常常会被无情的忽视。

其二,想法被否定。

成年人习惯于用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来为孩子做自认为最佳的选择。

比如说,孩子想学乐器,但家长却偏偏为孩子报了国学班。

再比如,孩子想去游乐场,可家长偏偏要去商业街。

所以,当孩子提出想法,却被家长一个一个的否决后,他们内心对于生活的掌控感,就会大大降低,到最后变得麻木,甚至不予关注。

可问题是,这些负面的情绪堆砌在内心深处,迟早有一天,会以一种家长不愿看到的方式出现。

要么是彻底爆发,要么让孩子在无尽的困境中,始终找不到生活的方向。



03.第三句话:“不关你的事”

我想,但凡家长听到这句话,心里一定觉得委屈和心痛。

甚至觉得自己含辛茹苦的养育了一个小白眼狼。

可实际上,当孩子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时候,并非是顶撞,也不是不孝顺父母,而是在告诉我们:爸爸妈妈,你们越界了。

而这句话,也是孩子守卫自我边界的一种有力回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随着年纪的增长,慢慢的会按照自己的方式与意愿,去做事情。

可一旦家长仍旧用一种“掌控感”,来大包大揽的替孩子决定着一切,那么就会激起孩子的反抗。

换言之,这也是孩子对父母的一次“求助”。

所以,作为家长,要做的就是及时退出,跟孩子保持一定的界限,让他们可以有自己的空间,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独立成长。

否则,如果我们对孩子进行无休止的打压,那么不但会影响亲子关系,甚至会让孩子慢慢失去自我,丧失对生活的兴趣。



之前有不少人问我,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来说更好,才能让他们更幸福快乐的成长呢?

其实,在我看来,教育方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因为过去与现在的大环境,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而在这种变化下,我们家长的观念、养育方式都要进行转化。

如果我们仍旧停留在过去,那么带给孩子的,可能就拧巴与无奈的未来。

大家说,对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