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编辑|t
引言
1942年的东线战场,一场50毫米迫击炮的闹剧拉开了帷幕。班长一声令下,炮弹精准落地,却只是扬起了一堆尘土。尴尬的射程让炮手直骂街:“这不跟手榴弹差不多吗?”
没多久,这门“小而贵”的武器就被80毫米的“全能战士”替代。可德国人的野心不仅限于此,他们还把目光盯向了苏联120毫米重迫击炮。
小炮、中炮、重炮,这场从50毫米到120毫米的火力进化,究竟如何展现德国的设计巧思?又如何暴露了它在工业量产上的软肋?今天,我们一起拆解这段迫击炮的战争秘史!
50毫米的尴尬旅程
1940年的西欧战场,德军一支步兵班正在森林边的战壕里忙碌着。班长抱着50毫米迫击炮,一边指挥,一边喊:“快装填!快!目标敌方战壕!”炮手熟练地把炮弹塞进炮管,“咚”地一声,炮弹划过一个高高的弧线,精准落在目标区域,瞬间扬起一片尘土。
班长露出一丝得意:“打得漂亮!”可话音未落,敌方重机枪“哒哒哒”地还击,几个士兵狼狈地趴回了战壕。“这破炮,射程太短!”有人骂骂咧咧地吐槽,“拿出去跟手榴弹比威力还行!”
这就是德国36型50毫米迫击炮的真实写照。它是1934年由莱茵金属公司精心设计的产物,诞生时满怀着成为“步兵连火力支援神器”的梦想。
体型小巧,重量只有14公斤,两名士兵就能轻松操作。而且,这款迫击炮配备了光学瞄准镜,看上去颇有几分高科技的味道。然而,短短几年,它就从“神器”变成了“鸡肋”。
问题出在哪?首先,这炮的射程只有520米,刚好处在敌军轻武器的射击范围内,简直是把自己送上门挨揍。更糟的是,这炮弹的威力也小得可怜。别看它是从炮管里射出去的,可打在敌人掩体上连个窟窿都捅不出来。
再加上那让人头大的引信问题——落地不爆,或者直接爆在炮手手里的事儿不是一次两次了。这玩意儿危险得,德军士兵甚至流传着一句话:“宁愿捡敌军的弹药,也不愿带自家的50毫米迫击炮!”
不过,50毫米迫击炮也不是一无是处。战争初期,它确实给步兵连带来了轻便的火力支持。比如在东线某次战斗中,一名士兵利用这款迫击炮在树林中隐蔽射击,成功击退了一队苏军侦察兵。只是,这种局部的成功显然没法掩盖它整体表现的平庸。
到1941年,德军高层终于忍无可忍,下令停产36型50毫米迫击炮。这条生产线的寿命就像是这门小炮的射程,短得让人唏嘘。不过它的“功绩”倒也不能完全被遗忘,因为正是它的失败,促成了更强大的80毫米迫击炮的诞生。
80毫米的全能战士
如果说50毫米迫击炮是一场失败的实验,那80毫米迫击炮就是德军的“救场英雄”。在它亮相的那一刻,德军士兵们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这款被称为GrW34的80毫米迫击炮,1934年开始生产,至二战结束时总共制造了超过7万门。它几乎成了步兵连的标配装备。
不仅火力强大,而且灵活可靠。2.4公里的射程让它能远离敌人的直射火力,杀伤力也比前辈强出不少,足以应付各种轻型掩体和敌军密集阵地。有人给它取了个外号,“万能武器”。
1943年的库尔斯克战役,这款迫击炮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在一片开阔的战场上,德军一个炮兵班布置了多门GrW34迫击炮,对着苏军一个步兵排发起火力覆盖。高爆弹一发接一发地落下,炸得敌军阵地尘土飞扬。
那场战斗后,一位德军士兵回忆说:“这炮简直是神器,精准又给力,逼得苏军退回掩体,没了还手之力。”这种火力压制,不仅守住了阵地,还给德军赢得了反击的时间。
更有趣的是,GrW34还有个特别版——供伞兵使用的轻型短管版本。为了适应空降作战的需要,德军将它的炮管缩短,重量减轻到26公斤,极大提高了机动性。
这种轻型版在东线冬季战场上曾有过精彩表现:伞兵部队空降到敌后阵地,用这些短管迫击炮快速架设阵地,精准打击敌军后勤线,然后迅速撤离。苏军士兵面对这种灵活的“游击火力”,经常防不胜防。
不过,80毫米迫击炮也有它的短板,那就是数量永远不够。尽管7万多门的产量看起来已经不少了,但面对苏联那种“堆火炮”的打法,还是显得杯水车薪。尤其是在关键战场上,德军的火力往往会因为兵力分散而不足。
在苏德战场,80毫米迫击炮的表现堪称经典。这款武器以它的灵活性和威力,在各条战线上频频立功。对德国士兵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件武器,更是生存的保障。可惜,这样的“全能战士”也无法扭转德国工业生产力不足的困境。
120毫米的肌肉秀
如果80毫米迫击炮是全能战士,那120毫米迫击炮则是战场上的“肌肉男”。这款GrW42重型迫击炮以强大的威力成为步兵团中的火力之王。它的设计灵感直接来自苏联的PM-38型迫击炮——一种在苏德战场上让德军吃尽苦头的武器。
德军高层发现苏联的120毫米迫击炮不仅威力惊人,而且操作简便,几乎成为苏军战场上的“火力标配”。于是,德国迅速复制了PM-38,生产出了自己的120毫米GrW42迫击炮。这款迫击炮发射15.8公斤的炮弹,最大射程超过6公里。一次爆炸,足以让几百米内的敌军阵地灰飞烟灭。
但这款武器的最大问题是“贵”。每一门120毫米迫击炮都需要精密制造工艺,导致产量一直上不去。二战期间,德国总共只生产了8461门,远远少于苏联同类武器的4.8万门。这种捉襟见肘的火力,让德军在很多关键战场上都显得力不从心。
在东线战场,120毫米迫击炮往往被分配给精锐部队,比如党卫队的装甲师。这些部队操作熟练,能充分发挥这款重炮的威力。
在一次进攻行动中,党卫队使用120毫米迫击炮对苏军一个防御阵地实施密集轰炸,炸得对方阵地一片火海。战后统计,这次行动让苏军损失了近两个连。
尽管性能出色,但120毫米迫击炮在战场上的表现始终受限于数量。面对苏军那种铺天盖地的炮火覆盖,单枪匹马的120毫米迫击炮再强大也显得孤掌难鸣。
尤其是在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军用数千门迫击炮连续三天轰炸德军阵地,将整个前线夷为平地。这场炮火覆盖,让德国人明白了一个道理:火力强大固然重要,但在战争中,数量往往能决定胜负。
不过在大炮的口径方面,希特勒还是有着独特的理解,后来还真给他搞出来了一门超大的巨炮,口径800毫米的古斯塔夫列车炮。只可惜再大的炮也难掩德国的颓势……
参考资料
二战军事网 - 德国 - 德军迫击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