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腰间盘突出这一名词并不陌生,它常常与腰痛、坐骨神经痛等症状联系在一起,影响着无数人的生活质量。
腰间盘突出怎么回事?
腰间盘突出,医学上全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腰椎间盘位于腰椎椎体之间,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三部分组成。其中,髓核位于中央,呈胶冻状,具有缓冲震荡的作用;纤维环则紧密包裹着髓核,如同一道坚固的防线;软骨板则覆盖在椎间盘的上下表面,保护着椎间盘不受损伤。然而,当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外力作用,纤维环可能会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压迫或刺激相邻的脊神经根,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腰间盘突出的病因
腰间盘突出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日常姿势不当: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长时间弯腰、扭曲腰部等,会增加椎间盘的压力,加速其退行性改变。
2. 运动过度: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运动,如长时间跑步、重物举起等,也会增加腰椎的负担,导致椎间盘突出。
3. 老年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会逐渐失去水分和弹性,变得脆弱,从而容易突出。
4. 长期站立或坐着:这两种姿势都会导致腰部肌肉的不适,增加椎间盘损伤和突出的风险。
5. 脊椎畸形:脊柱侧凸、圆背等脊椎畸形会增加椎间盘的负担,导致椎间盘突出。
6. 外伤:腰部受到外伤,如跌倒、撞击、车祸等,都可能导致椎间盘的损伤和突出。
腰间盘突出的症状表现
腰间盘突出的症状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腰痛:这是腰间盘突出的首发症状,表现为腰部反复发作的疼痛,尤其在劳累后加重。
2. 坐骨神经痛:当腰椎间盘压迫和刺激坐骨神经时,会引发坐骨神经痛,表现为从臀部沿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足部的放射性疼痛。
3. 下肢麻木: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会对本体感觉以及触觉纤维造成刺激,进而引发下肢麻木。
4. 大小便功能障碍:当腰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时,会影响括约肌的收缩功能,引发大小便功能障碍。
5. 间歇性跛行:腰间盘突出症可能造成腰椎管狭窄,刺激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引发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患者行走时症状加重,休息时症状缓解,反复交替出现间歇性跛行。
腰间盘突出的诊断方法
腰间盘突出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1. 病史:询问患者是否有腰痛、下肢放射性痛等症状,以及症状的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等。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的腰部进行压痛检查,观察腰椎活动是否受限,进行直腿抬高试验等,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受压的表现。
3. 辅助检查:包括X线、CT和MRI等。X线可以观察腰椎的侧弯和椎间隙变窄情况;CT可以清晰地显示腰椎间盘向后突出挤压神经的情况;MRI则能从矢状面和横断面观察椎间盘突出的程度、部位以及对神经根的压迫情况。
腰间盘突出的预防措施
预防腰间盘突出,关键在于改善生活习惯、加强腰部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 避免劳累:避免久坐、久站及长时间弯腰工作,适当休息以缓解腰部疲劳。同时,避免腰部过度负重,如搬运、抬举重物等。
2. 养成良好姿势: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减少腰部负重。避免过度弯曲腰部,以免加速腰椎增生退变、老化。
3. 适当锻炼腰部:适当进行腰背肌锻炼,如飞燕式锻炼、五点支撑等。这些锻炼可以增强腰部周围肌肉的力量,起到保护腰椎的作用。
4. 饮食调整:多吃高钙食品,如鸡蛋、牛奶等,有利于强化骨骼和肌肉。同时,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过度肥胖给腰椎带来额外负担。
5. 腰部保暖: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腰部。寒冷刺激可能会加速腰椎增生、退变,从而增加腰间盘突出的风险。
6. 积极治疗原发病:若本身存在腰椎结核、腰部肿瘤等疾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以减少对腰椎的损害。
腰间盘突出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但只要我们了解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够降低其发病率和复发率。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适当锻炼腰部、调整饮食、保暖腰部等,都是预防腰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同时,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