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的世界,感受诗词中蕴含的有趣的地理知识。

1.古诗词与月相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地理解析

诗中“九月初三”是表示时间,“月似弓”是写月初的娥眉月,即上娥眉月。上娥眉月是指农历初三、四的月相,此时月球形状为一反“C”字形。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地理解析

诗中“夜半”而“月落”,描写的是“上弦月”。上弦月是农历初七、八的月相,此时月球形状为一大写的“D”字形。


2.古诗词与气候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白居易

地理解析

该句诗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地理解析

该诗描写了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在我国的江淮地区,每年六七月份都会出现持续阴天有雨的气候现象,持续时间能达到一个月左右。由于这个时候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所以人们称其为“梅雨”。初夏时节,从热带海洋北上的暖湿空气常常伸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到达淮河及其以北地区,从寒带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它们势均力敌,处于“拉锯”状态,形成一条稳定的降雨带,导致阴雨绵绵。


3.古诗词与河流

将进酒(节选)

唐·李白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地理解析

该诗句旨在说明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十分高。但黄河水奔流入海之后真的“不复回”了吗?从自然界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自然界的水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河流汇入海洋的水体,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降落到地面,成为地表径流,可能重新进入河流。“天上”指巴彦克拉山脉。“奔流到海”指渤海。


莫问桑田事,

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

昔日大江流。

地理解析

昔日的大江大河所流经之地,现在已经成了“数家新住处”,体现了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的现象,即河流的侵蚀与堆积作用。


古诗词中的地理知识

01

我国河流发源及景象的诗句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描写了湘江的流向是由南向北的。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李白《横江词六首》)——“浙江”即指现在的钱塘江,八月是钱塘潮最壮观的时节。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李白《清溪行》)——是说当时新安江江水十分清澈,含沙量极小。

02

我国天气、气候的诗句

1.描写天气的诗句

(1)地形、地势对天气的影响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是说四川巴蜀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盆地夜间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南枝向暖北枝寒, 一样春风有两般。”(刘元载《早梅》)——我国位于北半球,山地的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山地阳坡的气温比同一高度的阴坡高。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明地势对气温的变化,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陆游)——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及乡村的影响不同。

(2)锋面对天气的影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国冬半年,北方地区受冷锋的影响,形成短时间内的降温、降雪的天气现象。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毛泽东《登庐山》)——此诗句说明夏季来自太平洋的热带海洋气团给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即暖锋对天气的影响。

2.描写气候的诗句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说明了纬度的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说明了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下所形成的景象。

03

地理因素对植物影响的诗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是说红豆这种植物只生长在南方,北方没有。从而说明了热量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类似的诗句还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菊花开在秋天,说明了季节性对植物的影响。

“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古谚语》) ——说明了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古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古诗来源于生活,因此古诗中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从古诗中不仅能学到很多的文学知识,还可以学到不少的地理知识。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诗词,去学习一下古诗词中的地理知识吧!

01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中后两句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当指夏季风。

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季风。

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暖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

在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为非季风区。

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

因为玉门关正好位于这条界线以西,关外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风的滋润了。

02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青山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中以“轻舟”沿江下行,来形容长江流速之快。

而“彩云间”三个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以体现长江上下游之间的斜度差距,突出长江上下游的落差之大,说明长江蕴有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

长江流到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

由于两岸青山的约束,水流湍急,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03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诗描写的是我国著名的东岳泰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它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坐落在山东丘陵之中,周围山地高低起伏,低山连绵,唯泰山突颖而出,海拔1532米,为山东丘陵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号称五岳之首。

泰山历受各朝帝王重视,不少帝王登基之初,大多到泰山进行封禅,表示改制应天,以告太平。

历代文人学士亦慕名而来,留下不少赞美泰山的诗篇和题字或游记。以致泰山成为闻名中外的五岳之尊。

我国古代诗歌作品浩如烟海,许多诗歌不仅以其精湛的文学艺术价值而脍炙人口,千古流传,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欣赏这些诗词歌赋的同时,又掌握了地理科学识。在茫茫的文海中寻找优美动人的与地理知识相关的诗句,并使之与地理学习有机联系,真正做到诗、情、画、意,寓学于乐。

01

解题启示

一、地质作用过程的思维方法地貌成因=内力+外力+岩性+时间。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等;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岩性:软硬、节理、孔隙度、导热性、可溶性、化学组成等等。正地貌=构造隆升+外力剥蚀负地貌=构造沉降+外力沉积。

二、分析地质过程问题步骤

1.根据条件,分析地貌景观的位置和地理环境特点,明确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

2.遵循发生、发展、演变的先后顺序,明确因果联系,按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罗列提纲;保证过程的连贯性,环节的完整性,保证地理过程合乎逻辑。

3.如果是主观题还有依据“地理过程要求”完善,使答案精细化。在分析过程中要合理把握时间尺度的长短和空间尺度的大小,注意整体与局部、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差异,必要时合理进行假设推断及知识迁移,画出图形,形象直观的分析地理过程。

三、常见地质、地貌景观形成过程的分析

1.沉积岩沉积顺序:被老越先沉积,埋藏越深,位于下方:越新越晚沉积,理藏越淺,位于上方。

2.生物化石:古老生物化石理藏深,位于下方,高级生物化石埋藏浅,位于上方。3.喷出岩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人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4.岩浆岩旁边多变质岩,是在岩浆高温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5.海洋中离生长边界(海岭或火山)越近形成年代越晚:离消亡边界(海沟)越近形成年代越早。

6.断层的判断:看断层面的完整程度,如果断层面把所有岩石断开,且断层面完整,则断层发生时间较晚,晚于其所断开的岩层;如果断层面不完整,则说明断层之后又发生了某种地质活动。

7.如果两个沉积岩之间有侵蚀面存在,则说明下面的沉积岩先抬升到地表,经外力侵蚀,然后再下沉,最后沉积上层沉积岩。

8.若某个岩层缺失,则有两种可能:

第一是该地岩层处于地壳抬升期,没有接受外力的沉积作用,二是该地本来有该种岩层,但后来地壳抬升,长期经外力侵蚀而消失,一些古老的高原和山脉现在海拔低是因为长期受外力侵蚀作用。

9.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要从自然地理整体性特征出发去思考问题。其变化因素是气候变化和地貌的变化引起的。例如气候变化导致降水量与蒸发量对比的变化,加强或削弱了大气环流,改变了气温,光照,降水,湿度,昼夜温差等。地貌的变化又出现了迎风坡与背风坡,阳坡与阴坡,地形的阻挡与抬升,相对高度的不同,山脊或山谷走向的改变,河流落差的改变,流域面积的改变,地面热容量不同等等。总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的运用是地理逻辑推理的灵魂。

02

试题演练

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达德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冲出的泥石流在沟口处堆积,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后期在堰塞湖出现湖相黏土与河相砾石的交错沉积。由于河流改道,堰塞湖逐渐干涸,形成现今瓦约村。下图示意瓦约村河道变迁及甲地湖相与河相交错沉积物剖面。


(1)指出图示现河道流向并说明理由。

(2)从气候和地质角度推测图示A土层形成时期的环境特点。

(3)说明图中断裂形成后对河流演化影响。

参考答案

(1)自北往南。因堰塞湖由达德沟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故堆积体应位于河流下游方向,此河段由北向南流。

(2)A层厚度较大,说明其形成时期地质稳定;A层为湖相沉积,说明其形成时期水位较低且稳定,此时期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3)断裂处岩层破碎,易被河流侵蚀,促使河道向断裂带延伸方向发展,并使河道演化速度加快。

2.冰碛垄是指冰川搬运、堆积下来的碎屑物。在冰川末端与边沿堆积起来的冰碛垄,标志着古冰川曾达到的位置和规模。末次冰期最盛期时,白玉沟冰川伸入波堆藏布江河谷,后随着气候变暖出现阶段性后退,形成了Ⅰ、Ⅱ两期规模不同的冰碛垄;之后,距今 1.6~1 万年间,受波堆藏布江水流影响,在白玉沟出口附近形成堰塞体,一个古湖在河谷出现,6000年后该湖溃决。考察发现,古湖段河床的沉积物粒径呈现“上大下小”的垂直分异。图 8示意波堆藏布江局部区域地貌。


(1)判断Ⅰ、Ⅱ期冰碛垄形成的先后顺序,并比较两者的分布差异。(6分)

(2)推测波堆藏布江河谷形成古湖的过程。(6分)

(3)分析古湖段河床沉积物粒径呈现“上大下小”垂直分异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形成顺序:Ⅰ期冰碛垄先形成,Ⅱ期冰碛垄后形成。

分布差异:①与Ⅱ期冰碛垄相比:Ⅰ期冰碛垄分布的规模更大;分布在冰川末端的Ⅰ期冰碛垄海拔位置较高;Ⅰ期冰碛垄在波堆藏布江(河谷)对(北)岸有分布;②Ⅱ期冰碛垄覆盖在Ⅰ期冰碛垄之上。

(2)①随着气候变暖,冰川消融量增加,波堆藏布江径流量加大,流水侵蚀增强;②流水侵蚀作用导致河岸崩塌,沿岸大量冰碛物不断滑塌入河,逐渐堆积形成堰塞体;③堰塞体阻塞河道,河水在谷地汇集成湖。

(3)古湖溃决前,湖水平静,水流速度较慢,搬运作用弱,粒径较小的沉积物堆积于湖底;古湖溃决后,河流流速快,搬运作用强,粒径较大的沉积物可堆积河床,并覆盖到粒径较小的沉积物之上。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的地形区位于亚欧大陆,图中可见三种地形:冰雪覆盖的陡峻山峰、起伏和缓的高原(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和深切的峡谷。该地形区发现有三趾马的化石,三趾马化石常见于代表湿热环境的新近世纪红土中,该动物曾经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对该地区一种生活于460万年前的三趾马的化石研究发现:它具有快速奔跑和持久站立的能力。受冰期气候影响,该地第四纪(始于约260万年前)冰川遗迹分布广泛。对于图中陡峻山峰的形成时间,是发生在该地地形高度显著改变的过程中还是在这之前,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看法。


(1)基于对三趾马化石的研究,推测该地形区在当时的地质历史时期的主要地形特点。

(2)分别分析图中平缓高原和深切峡谷的成因。

(3)结合材料中所指的陡峻山峰形成时间的可能性,进一步分析陡峻山峰的形成原因。

3.参考答案

(1)三趾马生活的环境比较湿热,说明当时该地形区的高度远低于现在的高度;在当时的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形区地形比较平坦开阔,不会阻碍三趾马动物群在包括该地形区的亚欧大陆适应扩展;生活在460万年前的三趾马的运动特征说明了当时的地形区表面平坦开阔,因为快速奔跑和持久站立只有在开阔地才有竞争优势(易于被天敌发现,需要快速奔跑和时刻保持警惕)。

(2)平缓高原所在处的岩层由花岗岩组成,质地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当该地形区抬升遭受寒冻风化时,更容易保持完整的地面及高度;在冰期时,因为冰川的刨蚀,使得其表面更加宽阔平整;平缓高原周边的岩层是由沉积岩构成,由于岩性差异,在地形抬升的过程中更易被冰川和流水侵蚀,和平缓高原面之间形成巨大落差,成为深切峡谷。

(3)第一种可能:在该地形区大幅抬升前,该地形区上面就存在侵蚀残余的“岛山”,后来地形差异被继承。

第二种可能:在该地形区抬升的过程中,被断裂分割的、抬升特别强烈的断块,在古冰川或现代冰川的作用下,形成角峰、刃脊、冰斗等为特征的高耸山岭。

4.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化学风化是地表岩石和水、二氧化碳等发生反应导致的化学分解,它是风化作用的常见类型,其过程会消耗二氧化碳,一般在湿热地区较为明显。不同地质历史时期,陆地分布状况不同,岩石化学风化强度差异明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有学者认为,11亿年前全球陆地分布集中,8.5亿年前全球陆地分布发生分裂、岩石化学风化作用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冷,两极冰川向赤道扩展其至形成“雪球”。2.8亿年前陆地的闭合导致海峡关闭,引起洋流流向变化,随之全球变冷南极冰川面积扩大。图甲、乙、丙、丁分别示意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全球大陆分布。


(1)与甲时期相比,指出乙时期陆地分布的突出特征。

(2)分析乙时期全球陆地岩石化学风化增强的原因。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3)试从岩石化学风化的强度变化角度,推测乙时期大陆分裂后“雪球”地球形成过程。

4.参考答案

(1)陆地分布较为分散,且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2)乙时期陆地主要分布在低纬,气温相对较高,陆地分布分散,陆地沿海面积增大,沿海地区降水较多,湿热地区增多,岩石化学风化增强。

(3)乙时期大陆分裂后,岩石化学风化强度增强,会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温室效应减弱,气温大幅下降,冰川面积扩大,(对太阳辐射反射率增加,全球气温进一步下降)形成“雪球”。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距三峡坝址约100千米,属于弯曲双分汊河型。关洲岛把关洲河段分为南、北河道。某地理科研团队研究发现,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一粗一细的分布,分别对应了该河段河道变迁的三个阶段。目前,关洲河段南、北岸分别为石质和土质河岸。下面两图分别示意关洲河段河道变迁和地貌演化和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流量分流比。



(1)根据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分布特征,指出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并分析该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汉型河道的过程。

(2)研究发现,关洲河段年内流量常出现南、北河道主次变更现象。据此推测关洲河段南、北河道的特征。

(3)有人认为未来关洲岛会向北相对移动,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5.参考答案

(1)流速变化:慢—快—慢(先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变化过程:(早期,河漫滩地处河湾凹岸,与陆地相连)随着流速变快,流水侵蚀南岸河漫滩,夺车阳河下游河道东流,原河漫滩残余部分形成水下浅滩,随着南岸继续南迁,流速减慢,水下浅滩因泥沙沉积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河道演变为双汊型。

(2)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易于洪水期过水;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对枯水期进流更有利。

(3)赞同。长江北岸(凸岸》继续淤积,向南扩展;上游水水库蓄水减少洪水对北河道冲刷,北河道淤积大于侵蚀;上游水库蓄水拦沙使南河道冲刷严重,南河道侵蚀大于淤积,岸滩崩塌后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远。

不赞同。长江南岸为石质河岸,抗侵蚀能力较强;护岸工程建设,稳固长江南岸;上游水库蓄水拦沙,该河段冲淤平衡,关洲岛位置相对稳定;关洲岛南岸为凸岸不断淤进,北岸为凹岸不断蚀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