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腊月,暖阳当头。近日,记者驱车沿着杉树“网红路”前行,缓缓驶入咸安区横沟桥镇长岭村。挖掘机轰鸣作业,村民忙碌于田埂间挖土翻新,一派热火朝天的农田改造景象。

十年前,这里还是横沟桥镇唯一的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村民生活困难,出行不便。2015年,咸宁高新区驻长岭村工作队的到来,给这个沉寂已久的村庄带来了希望与变化。

修建道路 让乡村脉络“通”起来

道路是村庄发展的脉络,要想富先修路。2024年1月,咸宁高新区驻长岭村工作队协调投资100多万元,重修并拓宽了一组、二组的主干道,拓宽后道路长度约2.7公里,路面由原来的3.5米扩宽至4.5米,实现了车辆的双向通行。

在此基础上,去年5月投资160多万元,刷黑了七、八、九、十组的主干道,让村组面貌焕然一新。去年11月投资75万元拓宽一条长2500米的通村主干道,由原来的3.5米拓宽至5.5米,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问题。

“以前的路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积水严重,骑车出门买菜和接送孙女上学都不太方便。”长岭村九组村民熊爷爷看着新铺的沥青路开心地说,“现在不仅道路平整,还是焕然一新的柏油路,老百姓出行安全又顺畅。感谢驻村工作队为我们干了件大实事。”

据不完全统计,自工作队2015年入驻该村以来,先后投入资金千万元修通硬化该村组道路。

产业发展 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走进长岭村高新诚远饰品厂,村民们正专注地操作着机器,一件件精美的饰品在流水线上逐渐成型,在村民的巧手下结束成扎、入库成箱。

“我每月在这里能拿到一两千元工资,干得好时还能拿到三千元,这里离家又近,上班特别方便。”正在车间工作的村民沈旺英笑着说。

咸宁高新区驻长岭村工作队建设的乡村振兴车间,不仅是村民就业的场所,更是他们增收致富的希望。

乡村振兴车间不仅为村民提供了灵活的就业时间和技术门槛低的工作机会,还能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同时兼顾家庭耕种。这样的模式,每年为40余名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

去年,咸宁高新区再次投资300万元,新建了一栋1800平方米的乡村振兴车间,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22万元的收入,并解决15人以上的就业问题。

返程的路上,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桂花树、樱花树、鹅掌楸等种苗遍布3000亩香谷园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研学基地也在抓紧建设,长岭村产业逐步发展壮大。

项目建设 让村容村貌“新”起来

“这个项目真是好啊。”长岭村十二组村民周燕高兴地说道,“驻村工作队把这一片地硬化、刷黑,旁边还建了小游园,翻修鱼塘和修建亲水步道。建成后,来村里吃饭和旅游的人停车就方便多了。”

该驻村工作队以实施“和美乡村”项目为抓手,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从小厕所出发,开展卫生厕所改造工程。

拆除村湾老破旧房屋,逐步完善基础设施、栽植绿化苗木,在全村掀起环境卫生整治热潮。引导群众打扫房前屋后、定期开展环境整治活动,村内及周边环境从原来的“脏乱差”变成了现在的“美如画”。

2024年,长岭村全力推进“和美乡村示范片”项目,重点提升十一组、十二组、十三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三杨路网红打卡基地,围绕“乡村厨房”做好乡村旅游、民宿、垂钓等产业。

共同缔造 让宜居乡村“美”起来

走进长岭村十六组,一座新建的文化礼堂映入眼帘,门楣上“大屋钱文化礼堂”几个大字镶嵌其中。作为“共同缔造”试点村落,十六组大屋钱村湾是宜居乡村的示范点。

咸宁高新区驻长岭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王艳柏介绍道:“文化礼堂不仅能够让小孩在此看书学习,还能为村民的红白喜事庆典提供场所,方便群众生活。”

去年,在推进共同缔造试点建设中,王艳柏了解到群众对村主干道拓宽和维修的需求强烈,第一时间带领工作队进行协调建设,拓宽了通村主干道,并维修了破损点位。

在此过程中,不少村民受到工作队队员的鼓舞,自发地让地、让林,主动参与建设。此外,王艳柏还带领驻村工作队购置了健身器材,完成了维修池塘、飞线整治等工作。

“驻村工作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做到了驻村又‘助村’。”长岭村党总支书记镇胜利说,“现在我们村群众已经把驻村工作队当成自家人、贴心人。建设美丽、宜居的长岭村,我们充满信心。”

在咸宁高新区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长岭村经过十年的发展,已今非昔比。该村先后获得横沟桥镇“先进基层党组织”“法治示范村创建单位”等荣誉,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为“综合工作先进单位”。

王艳柏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提升乡村振兴发展软环境,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增强全村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乡村治理注入新活力。

咸宁日报记者 谭宏宇 见习记者 程翩若 通讯员 李炯 庆雪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