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在美国总统拜登即将卸任之际,他的最后一场政治表演无疑是特赦和减刑的“大戏”。1月17日,拜登宣布将对近2500名因非暴力毒品罪而被判刑的人减刑,这一决定让他成为美国历史上赦免和减刑人数最多的总统。美国司法系统长期以来对毒品犯罪的“重典治罪”做法,被拜登的这项特赦行动狠狠地推翻,也暴露了美国深层次的司法不公。然而,这一举动的背后,或许更多的是一种权谋的计算,标志着拜登试图通过这些“最后的温柔”来为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埋下一个政治陷阱。
拜登的这一“壮举”并非单纯出于对罪犯的同情。美国司法体系中的毒品罪犯,长期以来面临着超长的刑期,特别是在种族歧视和贫富差距的背景下,非暴力毒品犯罪者几乎成了社会的替罪羊。毒品问题固然严重,但把数百万贫困家庭的成员关进监狱,这种方法显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拜登此时宣布减刑,的确是对不成比例的司法惩罚进行矫正。但问题在于,拜登的这项行动并非是基于对犯罪者深切的关怀,而是站在政治的高地上进行精心布局。他的“特赦”不只是为了公正,更是为了给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制造麻烦,争取最后一场政治博弈的主动权。
拜登的这一动作并非偶然。正如报道所言,他已明确表示将继续审查更多的减刑和赦免案件,并承诺在特朗普20日宣誓就职前完成。拜登的这一决定恰恰是在特朗普即将接手之前,以一种看似“宽容”的姿态,打破了美国司法中长期以来形成的硬性规则。这不仅是对法律的挑衅,更是政治策略的一部分,显示出拜登为自己的遗产最后的“交易”。他知道,特朗普的上任将意味着对这一系列减刑和赦免措施的可能撤销,甚至很可能会回到更加保守的刑事司法立场。因此,拜登此举是在特朗普即将上任之前,尽可能多地为自己争取政治资本,并给特朗普政府留下“处理烂摊子”的压力。
但这项特赦行动的背后,最令人不齿的,莫过于它暴露出的美国司法体系的深刻危机。在拜登看来,这些非暴力毒品罪犯所面临的长刑期与现实中他们所犯罪行的严重性完全不匹配。然而,美国的司法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精英阶层的工具,司法的严苛往往并不是基于实际犯罪的危害性,而是因为阶层固化、利益交换和种族歧视等问题。长刑期的存在,不仅没有减少毒品犯罪,反而让美国监狱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工业,年年攀升的监禁人数成为了对这个“法治”国家的最大讽刺。毒品犯罪的“惩罚”越来越像是一种社会控制手段,而非公正的法律裁决。
在这种背景下,拜登的减刑并非单纯的“宽容”。他不过是在用这一举措对抗美国那种根深蒂固的司法不公,而这种不公本质上是美国社会阶层固化和种族不平等的体现。美国的毒品政策,特别是对非暴力毒品罪犯的严苛刑罚,直接导致了大量贫困家庭和少数族裔群体的群体性被迫入狱,成为司法暴力的牺牲品。这一现实让人不禁质疑:在全球宣扬“自由、民主”的美国,是否真的有资格在司法上讲求“公正”?
但是,拜登的减刑能否真正在根本上改变这些问题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拜登通过减刑表现出对司法改革的关注,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不过是他的政治表演,旨在为自己打上一块“改革者”的烙印,同时为即将接任的特朗普政府设下“政治陷阱”。拜登的特赦行动并非全心全意地为司法改革发声,而是在为自己即将失去的权力争取一个“宽容总统”的政治形象。在即将面临政治遗产审视的关键时刻,拜登选择通过这种方式,争取到更多的“历史好评”,让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面对他所遗留下来的“难题”。
无论拜登如何强调他的“宽容”政策,特朗普的上任几乎意味着这一切可能被一笔勾销,尤其是在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表现出对“司法保守”的强烈偏好。拜登如此“急功近利”的减刑,显然是试图将自己在民主党中的立场加强,并通过这种方式强化自己在民众中的影响力。这种“临别赠送”有多少真实的社会关怀,恐怕只有拜登自己清楚。美国的司法体系确实亟待改革,但单纯依赖一场政治操作的特赦,无法改变其根本问题。
拜登的减刑行动更像是一场政治交易,而非真正的司法改革。他通过这一举措,既展现了自己作为总统在即将离任时的“宽容”一面,也为即将接任的特朗普政府布下了政治陷阱。这种操作背后暴露了美国司法体系的深刻弊病,揭示了美国政治背后根深蒂固的阶层和种族矛盾。然而,减刑与赦免,真的能改变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吗?答案未必如此乐观。拜登的“特赦大戏”,不过是为了留下一个“改革者”的政治遗产,在真实的司法改革面前,它依然只是一个表面上的华丽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