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资料来源:准确预言上海世博会的晚清奇人——《十堰晚报数字报》

2009年11月第7届上海世博国际论坛正式开幕,就在开幕式上,我方发言人突然提起了一个并不太为人所知的小人物。他表示:这个人早在1910年,就已经在自己撰写的作品里预言了上海举办万国博览会的盛况。

此番言论一出,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当人们因此去了解此人的时候,大家惊讶地发现:这个人真是一个大预言家,他成功预言了上海乃至全国的许多事情,此人便是晚清奇人陆士谔。



陆士谔早年学医,他很快就展现了自己出众的天赋,由于天资聪慧,他得以拜入名师门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陆士谔有了精湛的医术,27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行医。

虽然他十分年轻,但他凭借出色的医术治愈了大量的患者,还看好了许多疑难杂症,这让他在上海有了一定的名气,被人们称为“神医”。

当时成为一名好医生就能有着不错的收入,陆士谔却并不满足只做一个医生。他自幼就喜爱读书,学医的过程中也一直刻苦读书,这让他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在四处行医的过程中,陆士谔对于旧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了深刻的了解,还接触到了不同阶层的人群。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陆士谔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他的爱好非常广泛,撰写了大量不同题材的小说,这些作品让他在文坛也有了一定的名气。创作的成功让陆士谔备受鼓舞,他开始加快创作的步伐,陆士谔的涉猎范围极广,这让他成了一个全才。

无论是编写医书,还是编写通俗小说,他都能做得非常出色,后来陆士谔又迷上了武侠。于是,他又创作了几十部武侠小说,其中《血滴子》等作品更是成为中国武侠小说的经典。

当然,在陆士谔的众多作品中,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幻想类小说,正是这类作品,让陆士谔成为后人推崇的“预言家”。

1910年,陆士谔的代表作《新中国》正式推出,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他个人对于国家未来的设想。



当人们回顾这部几十年前的作品时,就能发现陆士谔的想象力实在惊人,他在作品中以第一人称视角,依托梦境,为人们描绘出了一个全新的中国社会。

里面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产品已经取代了市场上的洋货,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发明。

工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剥削,而是纷纷过上了小康生活,女人们也能够像男人一样,正常出门上班,享受着自己的生活。

在他构造的世界中,尤其是关于上海的细节让人拍手称快!在书中,旧上海的租界以及治外法权都已经不存在了,这里是完全由中国人管理的大都市。



而且上海还变成了高楼林立,地铁穿行的繁华城市,他在外滩上看到了一座横跨黄浦江的大桥,又遇到了越江隧道和地下电车隧道。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还设想在陆家嘴建造金融中心,表示浦东地方已兴旺得与上海差不多了。

当然在梦境中,陆士谔还幻想出一种神奇的飞艇,还有一种神奇的飞行器,可以把人送入月球。这部作品中,陆士谔还勾画出上海举行盛大的万国博览会场景,书中的描绘与后来上海举行博览会的场景十分相似。

陆士谔的这部作品推出后,在当时的国内引发了一定的轰动,毕竟他所设想的新中国,与那时的中国差得实在太多了。

可当后人回顾这部作品的时候,便能发现中国近百年后发展的场景,与陆士谔设想的十分相似。甚至他所提到的跨江大桥,隧道等工程,也都在上海出现。



写下这部作品的时候,陆士谔刚刚30多岁,他的主业依旧是一名医生。可他却能做出这么多精准的预言,难道是他真的有预言的能力吗?显然不是!

陆士谔的诸多预言,与他的个人经历有着重要关系。陆士谔的家庭出现了诸多学霸,他的两个弟弟都曾在美国留学多年,通过弟弟们的描述,陆士谔对于那时的美国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本人也是十分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对于国际社会的科技、文化发展都非常了解。

他的妹妹陆灵素是著名文学团体“南社”的成员,与陈独秀等革命人士都有着接触,陆士谔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又接触到了许多新式思想。所以他作品中描绘的新社会,是来源于他长期的积累。



虽然如今的人们会对陆士谔丰富的想象力感到敬佩,但对于陆士谔本人来说,他撰写这部作品,也是无奈之举。书中描绘的全新的中国,何尝不是那时广大爱国青年想象中祖国的样子呢?

只是现实太过残酷,他们很多人无法改变什么,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幻想中。

其实不要说陆士谔自己,就是当时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又怎么能想到中国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从那个落后穷困的国家,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