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坚持严管优服不断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保山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某种程度上,新质生产力也是绿色生产力。保山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扣“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常态化、法治化、市场化路径,推动保护与发展良性循环,走上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祖国西南,生态屏障。滇西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青华海。蔡庆彪 摄
严管优服,守护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昌宁县勐统镇素有“鱼米之乡”“白鹭之乡”的美称。“勐统”傣语意为形似口袋的地方,是一片宜居宜业的热土。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着一种绿色产业——甜龙竹。近年来,昌宁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推动甜龙竹产业发展,当地群众热情高涨,大力发展竹苗、竹笋、竹叶茶、竹器,打造具有勐统特色的竹笋宴,蒸煮、素炒、刺身、酸笋、油淋笋色香味俱全。走在勐统的乡间小路上,目之所及,皆能看到绿油油的竹海。“甜龙竹产业成为区域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产业链条完整、经济效益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昌宁县林业和草原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刘金阳说。
保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争当绿色低碳发展排头兵。全市各地“见缝增绿”,极力推进绿美保山建设,2024年全市累计完成绿化面积355.03万平方米、完成率103.93%,植株51万株、完成率104.92%。2024年全市获评绿美社区11个、绿美乡镇4个、绿美乡村14个、绿美交通7段(站)、绿美河湖2个(段)、绿美校园5所、绿美园区1个、绿美景区3个。
甜龙竹林。
全面推动绿美交通建设。保山市深入实施2022年至2024年绿美交通“三年行动”,已建成绿美公路4084公里、高速公路绿美服务区6个、绿美机场2个、绿美火车客运站1个。成功申报2022年度及2023年度省级绿美交通标杆典型示范项目11个。以“公转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鼓励应用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高效运输组织模式。截至2024年11月底,保山火车站累计运输旅客902.45万人次,累计运输货物1060.92万吨。其中,2024年运输旅客408.2万人次,运送货物451.57万吨,铁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5%。
保山争当生态安全排头兵,成立了保山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日程。保山争当生态文化排头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氛围。保山争当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排头兵,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2024年全市完成生态环境保护固定资产投资12.38亿元,同时2024年保山市一般公共预算用于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战投入资金6.06亿元,较2023年的3.83亿元增长2.23亿元,增幅36.8%。
东河。范南丹 摄
转型为要,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保山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治理中推出一系列新办法、新举措,积极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方法,广泛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共识。
全力守护绿水青山、守护一域青山。保山各地着力推进天然林、公益林保护,强化各类保护地建设管理。为守护一方秀水,保山各地全面贯彻落实健全河(湖)长制,各级河长履职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销号处理。隆阳区以东河流域为重点,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河道清淤、疏浚,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美丽河流景象。
为守护一片蓝天,施甸县加强昆钢水泥厂脱硝设施运行管理,加大燃煤锅炉和燃煤机组综合整治力度,调整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全面实施森林资源增量、森林资源保育、林业产业增效、生态湿地修复、古树名木保护等工程。2018年12月,腾冲市荣获国家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云南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县级市。为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腾冲全面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示范点建设,截至2024年底,腾冲共创建司莫拉佤族村、固东镇江东银杏村、中和镇新岐村等14个“两山”示范点。
和顺。刘正凡 摄
龙陵县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机制,加强对红线区域内人类活动的管控,强化对辖区内自然保护区的日常监管;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大力推行河流“河(湖)长制”,加强地表水环境巡查执法和在线监测,市人大颁布《条例》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健全完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机制,全力保护好森林资源。着力推进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管理,加强生态环境联勤联动执法工作机制,发挥生态环境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部门职能作用,以部门联动提升打击合力,形成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
为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昌宁县严格执行阶段性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扬尘综合治理,全面推行“绿色建造”和“绿色施工”,加大露天堆场巡逻检查力度,采取防尘网覆盖、绿化固化等扬尘防治措施。
保山各地始终坚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共同筑牢中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白鹭翔集。刘正凡 摄
发展为本,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稻田青绿、莲池成碧、白鹭翔集,古建静谧、书香馥郁。2023年,腾冲市和顺古镇监测到280余种鸟类,森林覆盖率超70%,生态保护成果显现。和顺镇党委书记彭海邦说:“以西南丝绸之路重镇闻名的和顺古镇,在保护、传承、开发一体化发展中,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实现了融合。”
放眼保山,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进一步拓展。为大力度、高标准推动“两山”转化,保山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优布局,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林草产业体系、发展路径和方向更加明晰,联农带农效益日益凸显。
抢抓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机遇,施甸坚定打造“善洲故里”“稻母之乡”“地质宝库”“高山硒谷”四张名片,深挖施甸富集的生态健康资源,提升A级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的文旅产品创新,构建旅游名城产品体系。
在龙陵县龙江乡,依托梯田、村寨、水系,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推进;
在昌宁县翁堵镇,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一片茶叶”创造多种价值……
连片的咖啡树。
一粒咖啡豆,能延伸出怎样的生态产业链?走进位于隆阳区潞江镇的保山小粒咖啡博物馆(新寨咖啡庄园),连片的咖啡树缀满果实,集种植、加工、品鉴、教学和旅游体验为一体的咖啡文化研学项目受到欢迎。2021年以来,保山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保山小粒咖啡精深加工率提高到了90%,更多附加值留在了当地、留给了咖农。
一朵万寿菊,可以产生多少生态效益?隆阳区辛街乡小田坝村山清水秀、气候宜人。2021年,村党总支引进种植万寿菊产业,到2024年共种植700亩。秋天,万寿菊铺满整个山坳,一地的金黄美在了游客的眼里,喜在了村民的心上。
“我家种了3亩万寿菊,今年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万寿菊长势喜人,估计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村民张双燕高兴地说。2024年,小田坝村202户农户种植万寿菊700亩,预计可收购鲜花2400余吨,实现收入260余万元,群众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加工企业可实现效益1560万元。
万寿菊。尹可鉴 摄
擦亮生态底色,突出产业特色,提升发展成色。“我们要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常态化、法治化、市场化路径,推动保护与发展良性循环,以改革为动力,守护好绿水青山,走好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在刚刚闭幕的中共保山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上,市委发出了坚定走好绿色保山之路的号召。(董国平孙董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