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网宣传推广:18121680880

《我心归处是淮安》

讲百姓故事 听百姓心声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城,

一份专属自己的独特花火。

一段珍藏于心的回忆,

既是难忘的故事,

也是时代的缩影,

时光不老人已老,

而心中的那座城,

始终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


FIRST

本期荐读

烘火盆的日子

作者:王怀扬 图片:源自网络

记忆里,小时候的冬天比现在冷得多。那时一到冬天,河里就结起厚厚的冰,厚到什么程度呢?冰上能走人!三天两头下雪,天地间动不动就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雪融化的日子,屋檐下便垂起长长的“叮咚当子”(音,家乡方言,冰棱子的意思)。这天气想想都要嘶嘶哈哈起来,那时候天气特别冷,却没有空调、电暖器,人们想尽办法来御寒,烘火盆便是其中之一。

冬天的早晨,朔风凛冽。奶奶总是家里起得最早的,她在柴火大灶上熬粥,烀山芋或贴“朋面饼”(音,大麦面做的饼)。烧的柴禾是“郎草”(音,家乡方言,稻草)、芦柴和树枝树棍,锅膛里烈火熊熊,不时有火舌伸出锅膛口。一切忙妥,锅膛里的柴火余烬通红炽热,紧接着奶奶要做的就是掏火盆了。火盆有泥的和粗陶的两种,泥盆是夏天奶奶自己拌泥掺杂稻草捏的,不结实,用着用着就塌了;粗陶盆是拿稻子同北乡人换的,结实,能用好些年。掏火盆前,要先在盆底垫些“掩子”(音,家乡方言,收水稻或小麦时产生的下脚料)。掩子熬火,能延长火盆保暖的时间,有时天都黑了,火盆还暖烘烘的。奶奶用木板子或小铲从锅膛里铲些柴火灰烬,倒进火盆,压压实,一个温暖的火盆便诞生了。


奶奶每天早上要掏三四个火盆。因为哥哥织小蒲包的要一个,他蹲在地上织蒲包,手虽然不停的动,但还是冷,织一会儿,就要到火盆上烘烘手,烘过后,织得更欢了;我写家庭作业要烘火盆,脚搁在盆沿上,脚下暖洋洋的,手上一点不冷,字写得端端正正;姐姐家的宝宝要一个,他站在“窝子”(音,家乡方言,小孩子的取暖工具)里,窝子下面有个火盆,窝子里暖烘烘的。宝宝在里面舒服惬意,小脸蛋红扑扑的,可爱极了,让人忍不住想亲一下;左邻右舍的婶婶们围着火盆做针线活,纳鞋底纳得手凉了,伸手烘一烘,那针脚就纳得更密更漂亮了。如果火盆搁久了,觉着不暖和,就拿小木板沿着盆沿挖一圈,顿时又火旺旺的了。小小的火盆帮人们抵御严寒,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


我小时候顽皮,下雪天踩落雪,打雪仗,堆雪人。在外面疯一天回家,棉鞋底湿透了,连垫在脚底下的鞋垫子都湿答答的。晚上,待我钻进暖和的被窝里,奶奶便在火盆上横起火叉,把我的棉鞋、鞋垫担在火盆上烘。第二天早上,我又穿上干蹦蹦暖洋洋的棉鞋。多少年来,那从脚心升腾起来的温暖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小时候物质匮乏,儿童的零食几乎没有。孩子们烘火盆时也不闲着,常常在火盆里埋些玉米粒、蚕豆或稻粒。啪的一声,轻微的爆裂冲起一小股草木灰。啪,啪,啪!一会功夫,火盆里就乒乒乓乓地炸开了,这时得赶紧往外刨,动作稍微慢些,随着一股黑烟冒出,就糊了。我们边刨边吃,边吃边刨,忙得不亦乐乎,暂时忘记了屋外吼吼的西北风。

大年三十晚上,忙年总算是收尾了。奶奶总不忘在堂屋正中摆上一个大火盆,码上劈好的木柴,还在木柴中插一根扎好的芦柴把。奶奶称之为“财盆”,是“财”与“柴”谐音?大年初一早上,父亲放鞭炮“接天地”,开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用芦柴把点燃木柴。吃好圆子茶后,一家人围住财盆取暖,嗑瓜子看电视,欢欢喜喜过大年。一直到晚上,财盆里依然炭火通红,每当这个时候,奶奶总是笑意盈盈地凝望着财盆。那小小的火盆寄托了水乡人家对一年新生活的期望。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煤气灶、电磁炉和电饭煲取代了柴火灶,取暖方式也多种多样了。烘火盆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但烘火盆的温暖和欢乐却一刻也没有忘记。


SECOND

作者简介


王怀扬:淮安市流均镇人,爱好文字。希望借文字推介家乡,助力家乡发展。

《我心归处是淮安》

您,就是城市故事家


这里

人人都是城市故事家

人人都是城市聆听者

征稿热线

13338900444(微信同号)

邮箱:511571682@qq.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