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焊气十足”的防护服,一把操作熟练的焊枪,在一双妙手上飞舞出朵朵“焊花”。这是金堂焊工唐成凤的工作日常。

这把焊枪,她已经端了18年。今年38岁的她是焊工高级技师,建龙集团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焊培中心主任,曾先后获得“2011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焊工决赛第一名”等7枚奖项,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农民工”等荣誉称号,2023年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手背上曾被铁水灼烧的疤痕,记录着她的努力。



焊接工作是很多年轻人不愿从事的职业,作业者每日在电光石火间游走,时刻面临被弧光灼伤和焊花溅烫的风险。

出生在金堂县一个焊工之家的唐成凤,从小不是跟着爷爷奶奶为川锅公司各分厂送氧气、乙炔,就是跟着父母亲在工厂帮忙敲焊接后的焊渣、飞溅。在工厂里,如烟花般绚烂、美丽的焊花让她着迷。亲手焊出漂亮的焊缝,绽放美丽的焊花,成为了唐成凤心中最初的梦想。

2007年,唐成凤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进入川锅厂从事焊接工作,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女焊工。



川锅公司原名四川锅炉厂,是一家主要生产锅炉的大型企业,不仅是四川省大型石化、火电、核电设备等八大产品链的主要供货企业,也是国家发电设备制造和出口的主要基地。川锅公司生产的锅炉是一种蒸汽发电设备,锅炉生产非常复杂,需要几十道工序。而电焊工就是其中一道工序,也是所有工序里面最脏、最辛苦的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每条焊缝在工作中,都要承受很强的高温高压,一旦焊缝内部缺陷没有及时发现进行返修,那么锅炉在工地上运行时,炉内将通过几十至几百吨高压时,将会引起撕裂甚至爆炸。”唐成凤说到。

在学习中,唐成凤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力气。焊接工作是一项体力活和精细活,“我的师傅叫胡明,是一位全国劳模,技术了得,他告诉我,焊接最重要的就是手稳和心细。”为了练就手稳、手准,瘦弱的唐成凤每天提十几斤的水桶和举重物锻炼手腕和手臂力量。同时长时间蹲着、站着、或者仰着,体力消耗非常大不说,有时还会被火花烫伤皮肤、弧光灼伤眼睛。为了增强手腕和手臂力量,唐成凤每天通过提十几斤水桶和举重物进行锻炼。凭借不懈努力,2013年,她成了公司最年轻的焊接组长。



“师傅曾经告诉我,瑞士、德国等制造强国的工艺是通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发展而来的。我们也需要去坚守、去传承。当时,我深刻感受到技能人员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越发坚定了做一名‘电焊花木兰’的决心。”唐成凤回忆道。

“提升操作技能不能只在岗位上埋头苦干,更应该和其他优秀技能人员交流。”唐成凤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与全国各地的优秀选手切磋技艺。在不断自我提升的同时,她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2021年9月,以“唐成凤”名字命名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致力于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年轻焊工。截至目前,工作室拥有成都工匠12名、金堂工匠32名,每年培训外部焊工300多名、培训项目500多项,完成创新攻关4项,编写多本焊接书籍为公司及其他企业年轻焊工提供学习参考。

近年来,依托当地历史特点,金堂县打造地域特色技能品牌,围绕“一县一品”“一县多品”持续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工学校、职业院校为主阵地,结合产业需求打造拳头专业,力促现有品牌提档升级,新兴品牌创建上路。作为“金堂焊工”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在唐成凤看来,传承技艺是一种责任,只有一代一代将技艺传承下去,社会才会进步。传承技艺不仅是传承一份手艺,更是传承一份工匠精神。“这种精神传承至今,是信仰的坚守,更是时代的需要。在快速发展中,我们更应慢下来,心无旁骛,打磨技艺,保持匠心。让自己的一起一落,一刀一刻都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谈及未来,唐成凤说,她将继续传承技能、传播匠心,当好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和创新创造创效的“动力源”。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张渝 单正华 卢佳丽 供图 受访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