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曾刊文,要把抗战精神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为了讲好中国故事,我们策划了《不屈百年》系列文章,本文为第33期。若您也感兴趣,烦请点击一下“关注”。



编辑|t

引言

1938年,武汉会战失利,全国抗战局势岌岌可危。就在这时,远隔重洋的南洋华侨齐聚新加坡,一个由侨领陈嘉庚主持的爱国大会掀起了支援抗战的浪潮——这就是“南侨总会”的成立。

在这个大会上,华侨们义无反顾,掏出家底筹款,甚至连飞机、坦克、救护车都捐了出来!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滇缅公路上,那3000多名南侨机工的身影更是让人动容:他们冒着敌机轰炸,肩负着为祖国输送生命线的重任。背井离乡却心系祖国的1100万华侨,究竟为抗战付出了多少?



1100万华侨扛起了抗战的“粮草包”

1938年10月10日,新加坡的一个会议厅里座无虚席。男人们穿着整齐的白衬衫,面色严峻;女人们也抿着嘴角,眼里满是复杂的情绪。

主席台上的陈嘉庚站起来,眼神扫过台下的众人,用力一挥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国家需要我们,难道我们不该站出来吗?”他的声音洪亮,回声在大厅里回荡,似乎带着无尽的沉痛与激情。

台下的观众,没有人说话。大家都在等待着什么,心中却早已有了答案。就在三个月前的武汉会战,中国军队遭遇重创,战线被迫退守。



南洋的华侨们不只是看了几篇报纸,而是真切感受到了祖国的危急——难民涌入,消息接连传来,“国破山河在”成了许多人家茶饭间的叹息。

可在叹息之后呢?靠叹息就能扛住侵略者的刺刀吗?这些南洋华侨,大多是从清末民初漂泊到海外的,靠双手拼命谋生,日子本不容易。但现在,他们要为祖国拼命了。

陈嘉庚,这位南洋华侨的领袖,果断发起组织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

这个名字一出,几乎成了华侨间的热血代名词。从1938年至1941年,这个组织筹款超过4亿元国币。你听到这个数字,可能觉得这只是冷冰冰的金额。可要知道,这背后是许多普通人倾尽所有的结果。



有人捐出了祖传的金镯子,也有人掏光了本该寄回家乡的血汗钱。甚至有商人直接说:“这是我一年的利润,不多,但祖国更需要。”

会议后,陈嘉庚没有歇着。他亲自带队巡回宣传,拜访商会、乡亲会、侨领家庭,甚至在街头巷尾拉横幅,挨个讲解捐款的意义。他不是坐在办公室发号施令,而是真刀真枪地去争取每一份支持。

“祖国的存亡,海外的命运连着的!”这句话成了许多华侨心中的箴言。南洋的华侨从商人到劳工,从高官到普通家庭,都以自己的方式加入了这场捐助行动。飞机、坦克、救护车,甚至是战地手术工具,都源源不断从南洋运往战场前线。

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因为对华侨来说,捐钱已是最基本的,接下来的行动,才是真正让人热血沸腾的部分。



华侨司机队的“生死送货路”

捐钱是一个起点,但对于南洋华侨来说,他们的贡献绝不仅限于银两。战争打到后来,日军封锁长江航道,前线的军队后勤供应成了大难题。

汽油、军粮、弹药,这些东西都是打仗的“命根子”,断了一天,可能就让部队陷入危机。而华侨司机队的出现,就像一把钥匙,解开了这道燃眉之急的难题。

1939年初,“南侨总会”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招募司机回国,为前线运输物资。这不是普通的“开车送货”,这是实打实地玩命。运输路线在深山老林间蜿蜒,随时可能遇到空袭、地雷甚至埋伏的日军。



然而消息一出,竟然有数百名年轻华侨司机自愿报名。有人对陈嘉庚说:“这是让他们去送死啊!”陈嘉庚却冷静地回答:“国家尚在危亡时刻,有些人愿意站出来,我们应该支持。”

这些司机可不是职业军人。他们平时在南洋开着货车、三轮车,有的甚至只开过厂区的小型拖车。可到了中国,他们直接换上了满载弹药和粮食的军车,行驶在炸弹和子弹之间的“死亡之路”上。

一位司机后来说:“当时根本不敢看两边的山崖,目光只盯着前面的路。能开一天就算一天,能多送一次物资,就多救几条命。”



有一条著名的运输路线——滇缅公路,横穿云贵高原,堪称人间炼狱。光是山路的陡峭和险峻就让人腿软,更别提日军的飞机不分昼夜地在天上盘旋,一旦发现运输队,炸弹便毫不留情地落下来。

可是司机们没有退缩,他们一次次咬紧牙关,把物资从缅甸送往中国后方。很多司机连最后的家书都没有时间写,车毁人亡的消息却成了常态。

据统计,滇缅公路上,华侨司机队的牺牲人数高达数百人,而他们每送一吨物资,就意味着前线的战士能多打一仗。

这些司机的故事,后来被战地记者记录了下来,也被更多人知道。华侨司机队的名字,成了当时无数后方百姓挂在嘴边的英雄群体。有人说,他们的贡献远胜金银,因为他们送来的不仅是物资,还有中国军民继续抗争的希望。



“南侨机工”的奇迹

除了捐款和运输,南洋华侨还有一项举世无双的壮举,那就是组织了庞大的“南侨机工队”。如果说司机队是战争的运输血管,那么机工队就是“修复手术刀”的医生。他们负责修理损坏的车辆、重建道路、搭建桥梁,是抗战后勤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支队伍从1939年开始组建,由南洋各地的华侨技工组成。



不要小看这些“蓝领”华侨,他们中有的是机械厂的工程师,有的是老手艺的铁匠,还有的是临时培训上岗的工人。他们可能不懂战争,但他们懂得修车、懂得建路,而这就是中国抗战最稀缺的资源。

其中最著名的一幕,发生在1941年的滇缅公路上。当时,日军已经全面封锁中国东南沿海,滇缅公路成了后勤物资进入中国的唯一生命线。可是,这条路在多次轰炸中被炸得坑坑洼洼,甚至有几段直接被炸断,整个运输体系几乎瘫痪。

南侨机工队二话不说,带着工具就赶到现场。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充足的材料,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一锹一锤地修路、搭桥,愣是把运输线重新抢修出来。



有一次,日军的轰炸机来得特别猛,机工队还没修完路就被迫撤离。但他们没有直接逃走,而是把一辆辆卡车推到山林里隐蔽起来,直到日军飞机离开才继续工作。

更让人敬佩的是,机工队并没有收取高额的报酬,很多人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费都自掏腰包。有些机工在战争结束后留下了终身的病痛,可他们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无论是捐款捐物的华侨家庭,还是日夜奔波的司机队和机工队,南洋华侨在抗战中的贡献都不可磨灭。他们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为中国的抗战事业注入了最重要的后盾。

而这些故事,也成了中国抗战史上不可忽视的篇章。正如陈嘉庚后来所说:“华侨是中国的‘第二政府’,是中华民族最坚强的后盾之一。”



参考资料

为抗战凝聚起南洋华侨力量:南侨总会成立前后.人民政协报.2019-08-22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