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开始,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一度表现出猛烈的进攻势头,仅仅一年半时间,侵略者陆续攻占了京、津、沪、宁、汉等重要核心城市。眼看“局势一片大好”,日本内部甚至开始出现“三月亡华”的叫嚣。然而后来真实发生的历史显示,日本侵略者陷入的不仅是战略意义上的战争泥潭,更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日本侵华的如意算盘
日军侵华,为什么会从一开始的势如破竹,逐渐走到相持不下、最终一败涂地?当他们自以为得计,侵占了半个中国、甚至将国民政府逼到内陆“陪都”,却没有料到走向覆灭的转折点即将到来。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后世研究者认为是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比如日本内部军国主义的甚嚣尘上,比如当时旧中国积贫积弱之下更易受人宰割,比如整个世界范围内法西斯国家的势力日渐抬头。也有一种从经济入手的看法认为,上世纪三十年代,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爆发,那几个法西斯国家之所以悍然发动对外战争,也有转移内部矛盾、攫取利益的原因在内。
侵华战争爆发源自日本蓄意而为,中国作为被侵略一方、初期更多被动应战,再加上两国工业生产能力、军队武器装备等实际层面都存在客观差距,战局对中国一方显示出极为不利的倾向。这样的事实对中日两国的政府、军队和国民都造成了极大的震动。
日本国内的所谓“少壮派”更加狂热于侵略战争,叫嚣要速战速决,将整个中国都攻占下来。另一方面,日本还着手从东北地区开始加快“垦殖”进度,意图将侵略得来的土地逐步“消化”。“三月亡华”的论调,也就是那个时期流传开来的。
至于中国国内,各个阶层、各个派别之间,舆论的冲突和对立也同样可以用“一片混乱”来形容。当时的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失陷、并遭遇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后,“亡国论”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当台儿庄血战一度遏止住了日军进攻的势头,“速胜论”却又再一次卷土重来。
总之,如果抛开后人已知结局的上帝视角,当时身在其中的中日双方大部分人都难以预料那场战争的走向。那么日本军国主义在一连串胜利之下被冲昏头脑、自以为侵略野心一定能迅速实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实际上,以1938年下半年为分界线,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并非一直处于下风被动的位置,而是通过拉长战线、地理优势、国际援助、后方游击等种种方针,逐渐将双方的争衡拖到了相持的状况之中。
随后,日军在武汉会战中进攻势头遭到遏止、边区承受着八路军和爱国群众的游击抵抗、长沙保卫战中再遭痛击,又在诺门坎被苏军击败、太平洋海战中被美军压制,直到1943年中美联军发动缅北滇西战役,此战成为抗日战争进入反攻的标志,日本侵略野心的覆亡也自此真正进入倒计时。
八天九夜诞生的《论持久战》
在这一整个持续数年的漫长过程中,诞生于1938年五、六间,正式发布于七月的《论持久战》成为抗战时期最引人瞩目、影响最大的相关著作。这篇五万余字的雄文,某种程度上具有“预言家”的特质,因为它在抗日战争尚未走到相持节点之前,就雄辩而正确地勾勒出了未来局势发展的路线。
《论持久战》诞生时候的大背景,正值抗日战争进入第十个月的危急关头。日军倚仗着军事能力的优势凶猛攻击,陆续攻陷了若干重要城市,国民政府被迫先迁武汉、后迁重庆,政治中心不断向内陆收缩。然而另一面,八路军却打出了平型关大捷,国民党军也打出了台儿庄大捷。
针对这样错综复杂的局面,社会上出现了种种不同的论调,其中不乏意气用事或是纸上谈兵的观点。其中影响最大的两种看法,一者认为即将亡国,二者认为应当追求速胜,这两种的共同点都是期望战争阶段尽早结束,但很少有人能够拿出具备说服力的论据来。
也正是针对这种思想上广泛存在的迷茫与混乱,毛主席详细分析了开战以来十个月的种种实践,总结了大量国内外资料,运用政治和军事双管齐下的分析方式加以剖析,最终花费八天九夜完成了这部意义重大的鸿篇巨著。
当时担任他警卫员之一的翟作军后来曾经回忆,认为毛主席为了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当思路理顺了需要形成文字时,他曾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实在是太困了精神跟不上了,就让工作人员打来一盆冷水洗洗脸,清醒一下头脑继续写。
为了写好这份重要的文字,毛主席那段时间根本没有胃口,吃东西都像是完成任务,吃得很少脸色也很差。这样紧张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八九天,直到最后一天的半夜,翟作军终于从主席那里领到了任务:让他把写好的初稿送到延河对岸的清凉山去,当时解放社就设在清凉山。
等解放社校对完毕后送来校样,主席又不眠不休地逐字修改,并分送给中央的另外几位领导,让他们审看后提出意见。
抗战阶段:从防御到相持
这篇文章从提出问题、论证问题再到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共分成21个部分。论述精当、逻辑严密只是其中一部分优点,真正令这篇文章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原因是它所“预言”的许多内容,都在文章公开之后一步一步地变成了现实。
毛主席将抗日战争的未来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敌进攻我防御的阶段。他认为文章发表之时,第一阶段还没有走到完结,敌人下一步将会图谋广州、武汉等几个重要城市,实际上日军的军事行动也印证了他的推论。
第二阶段则是双方攻守都并不太明确的阶段,通常称为战略相持阶段。毛主席预估,在这个阶段,日军的进攻势头遭遇挫折出现停滞,而我方则以战略防御为主、相机准备反攻。
实际上,武汉会战结束后日军因为伤亡和疾病,损失兵员约20万之众,战场军事能力大受影响。另外由于日军侵占的土地越来越广阔,战线和补给线越拉越长,其兵力不足的问题便日益暴露出来。
为了缓解苏联在东北边境施加的压力,日军不得不分兵防守,山海关以内的日军总体实力再度削弱。国军在台儿庄血战获胜,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广大爱国人民在农村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又牵制了为数众多的日军使其疲于应对,对日军进攻势头都起到了重要的遏制作用。
为攻占国民政府的陪都,日军将下一步目标放在了重庆和四川,兵力从南北两路发起攻击,目标城市包括长沙、重庆、太原和西安。这几个城市地处内陆,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可以依凭,同时也具备易守难攻的地理条件,秦岭、黄河等大山大河都成为防守一方的天然屏障。
此外,国共双方在周边集结了大量军队,因此日军在这一波进攻中并没占到什么便宜。三次进攻长沙无功而返,超过5万名日军被歼灭;又在宜昌遭遇重兵阻击,日军第13师遭受重创。
在毛主席文章预言的“相持阶段”,中国一步步展现出持久抗战的能力和勇气,而日寇则一步步在战争泥潭中越陷越深,此前梦想的“速战速决,灭亡中国”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
从相持到反攻
为什么日本必败?为什么日本陷入中国战场时间一长就会陷入被动?毛主席认为,首先是因为这场战争本质是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其根本就是非正义的,同时这个侵略国在人、财、物方面都资源有限,难以支撑长久的战争消耗。
但虽然如此,日本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客观相对强大也不可忽视。因此抗日战争中国一方不会败,中国不会因受侵略而亡国,但是中国也没有办法做到迅速取胜,必须也只能经过防御、相持、反攻三个战略阶段,经过一场持久战获得最终胜利。
这第三阶段“反攻”,也同样按照毛主席的分析降临。盟军在中途岛海战的胜利被视为二战中整个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1943年10月开始的缅北滇西战役,则标志着抗日战争终于迎来了反攻的号角。
日军在太平洋海战中吃了败仗,盟军兵锋逐渐威胁到日本本岛,迫使日本不得不进一步收缩力量去保卫本土。这就必然会使侵华日军的实际战力再度削弱,当时关东军名义上保持了70万人,实际上日本兵的数量已经下降到20万左右。
来自苏联、美国的军事压力,盟军的陆战以及中国军队的反攻,最终成为推动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多重力量。
结语
这篇文章是毛主席关于持久战思想的集中论述,但这种看法并不是在八天九夜之内突然形成的,而是历经了更加漫长、成熟的反复推敲思考。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半年后,毛主席便开始了关于此事的思考和推论,后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长篇演讲已经是思考较为成熟后的产物了。
《论持久战》雄辩地预言了日军入侵中国后的事态发展——原本进度很快,在日本军国主义疯长的侵略野心之下,日本图谋迅速吞下整个中国;但客观条件和国际国内局面又决定了日本的打算不可能称心如意,它必然会被带入持久战的历程,最终走向侵略失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