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大
历史总是相似的,越来越明显。
九十年代那会,粮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一辈子都有工作有饭吃的“大锅饭”彻底搞不下去,计划经济往市场经济转型。
落到具体层面,钢铁厂、糖厂、纺织厂、国营饭店等等,大批国企亏损严重,国企改制成必然,伴随着的则是数千万国企职工的“铁饭碗”被打破,得到社会上自谋生路,工人下岗潮成为整个时代的阵痛。
国企越多的地方受到的冲击越大,彼时老工业基地东北遍地国企,黄宏在99年春晚说了一句“咱们工人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被刺的最痛的就是东北人,毕竟说得再好听,工作没了,一家老小难道喝西北风么。
怎么办,几十上百年前有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90年代下岗潮,大量东北人的选择是掏空家底甚至欠一屁股饥荒(借钱)也要出国打工,去韩国去日本、去法国去澳大利亚新西兰,连罗锤子都到韩国打过黑工,东北人在外国务工或者做生意十年八年的非常普遍。
直到现在,在外国打工的东北人仍然非常多,去年韩国京畿道华城市一产业园里的锂电池工厂着火,23人遇难,其中18个都是中国人。不过近年来,外面赚钱也越来越难,不少人又回到国内寻找机会。
但彼时下岗潮席卷全国,成千上万人失去生计、变得彷徨,电视剧《狂飙》里面,高启强三兄妹、唐小虎唐小龙兄弟所在的“旧厂街”,背景就是老国企改制、工人成批下岗,这些本来可以接班的旧厂子弟有的变成卖鱼佬,有的变成收市场管理费外加敲竹杠的小混混。
1995年到2002年期间,有人说国企下岗职工累计达到2800多万,也有说超过4500万的,真实数字无从统计,但成千上万人一夜之间失去生计,面临生存和尊严的危机却是那个时代的深刻印记。
那会儿国家边做国企改革、经济体制改革,边做补救措施,推动下岗再就业、推动相应生活保障,劳动法在95年推出,失业保险条例在99年推出来。
自谋生路+国家推动下岗再就业,再加上民营经济兴起,用98年提出的新时期就业方针总结,即“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少量外循环加上大部分内循环,相当一部分下岗职工找到了生计和出路。
但那毕竟是涉及数以千万计的下岗职工和背后数千万甚至上亿人家庭的大问题,短期能获得喘息之机,长期必须要创造巨大增量才行。
同样的,需要全方位扩大需求。
契机和转折,是2001年加入WTO,也就是“入世”。
95年开始申请入世,跟WTO的37个成员国逐一开展拉锯式谈判,但都知道美国是“带头大哥”,最复杂最艰难耗时最长的谈判莫过于中美之间,跨越地球两面的两个国家前后谈判多达25轮。
论艰难程度,后来流出一段谈判细节,1999年11月10日到15日,中方代表团与美方代表团在北京进行了六天六夜拉锯式谈判,美方贸易代表后来回忆说,在54个小时的谈判中,她只睡了20分钟。
在谈判的最后一天美方给出下马威,告知机票都订好了,意思谈不拢就撤离,但中美仍然剩下7个问题无法达成,朱总亲自出面,在谈判陷入僵局的最后关头,同意美国人抛出的前三个问题,龙永图急了,给朱递纸条,上面写着“没国务院授权”,但朱一拍桌子,“龙永图,你不要再递条子了”,令龙永图也没想到的是,后面四个问题朱总让美国人让步,让步就签字。
中国正式加入WTO世贸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是在2001年12月11日。
加入世贸是那个时代给的超级红利。
中国真正融入全球化、享受全球化便利,中国经济也才真正开始腾飞。
这一年应该是很多人梦的开始,任何人都有机会获得巨大财富,而且彼时乘着举国的东风,获得财富的难度相对较小,远非今日满溢甚至过剩状态下这种“地狱级”难度可比。
入世之前,国与国的贸易存在壁垒,入世之后我们与全球140多个国家进行贸易时都能享受最惠国待遇,就好比在超市加了会员一样,是有折扣优惠的。
从此,Made in China走向全世界,变相的,我们的整个市场都呈数量级扩大。
外部需求极度旺盛,带动内需急剧扩大,催生国内制造业生产产能爆发式增长和设备更新迭代,大到国央企,小到小工厂小作坊,夹着个皮包就能当老板,出口这才真正成为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
也就在这个时候,订单爆炸式增长,南方、沿海城市的制造业服务业哪哪都缺人,也才真正解决一大波就业难题。
80年到89年这十年,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有八年都是逆差,也就是没赚到钱反而亏钱。1993年贸易逆差还达到122亿美元,直到1997年的特殊年份,顺差第一次突破200亿美元,赚到大笔外汇,而到了2001年,贸易顺差仍然是200多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也刚到5千亿美元。
入世之后,赚大钱成为常态,2005年贸易顺差达到1020亿美元,入世前的5倍,2011年进出口总量达到3.64万亿美元,是入世前的7倍。入世后的十年,经济爆发式增长,GDP平均增幅接近10%,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与此同时,外资大批量涌入中国进行投资、开工办厂,中国企业则走出去并购收购,参与国际竞争。
订单不断,加工制造生产动力十足,就业自然不在话下,可以说,那时候到哪里打工都能挣到钱,做生意也比现在容易成功。
对比一下当下,这几年打螺丝都要挑人了,年纪大的不要、要求多的不要、学历高的不要,简单概括就是“两不要”:这不要,那不要。
下岗这个词没人再提,取而代之的是“35岁危机”、“降本增效”、“毕业”、“向社会输出人才”,甚至叫特么的“广进计划”。
新词发明的不少,本质还是不需要那么多人了,逼着卷铺盖滚蛋,没人知道这几年到底有多少人被“降本增效”,但跑出租的网约车一而再再而三饱和,送外卖的骑手大军也陷入极限内卷。
历史总是相似的,现在其实跟二十五年前即入世前一样,又到了全方位扩大内需的时候。
那时候走出入世这一步,给中国经济带来全方位增长,产生巨大增量。
现在,几十年积累的存量资产无比庞大,新的增长点难觅,国内需求不足。
这段时间,一边是韩国游客挤爆上海滩的新闻一再冲上热搜,上海武康路反复刷屏。
沪爷沪姐开着超跑排队亮相,甚至有人把价值120多万的斯堪尼亚重卡涂成粉色开到武康路,明知会被交警罚款却仍然乐此不疲,充分让外国友人感受到不重样的豪车派对。
另一边,网络上,从小红书到抖音,全世界各国IP快聚齐了。
我打开抖音差点以为走错地方,原来关注的博主竟一时间都刷不到了,全是老外,今天很多网友反映小红书竟然崩了,据说昨天美加那边一天下载量就达到6千万。
外国人这涌入的热情也太高昂了吧。
不过,不论是老外来中国旅游还是入驻小红书,都绝非偶然。
翻翻24年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8月份将过境免签从72小时放宽到144小时(6天),适用37个口岸、54个国家,12月又进一步扩大,怕老外玩不够,又延长到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口岸扩大停留活动区域。
而为拥抱外资,去年国家各种重磅布局集中的城市,就是对外最大的窗口:上海。
现在老外线下来华旅游,线上中外民间充分互动和对账,线上线下双循环,将再极大促进外国人来中国旅游。
我突然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你说中国继世界出口大国之后,会不会又成为全世界旅游大国呢?
毕竟这几年,外面风高浪急,热武器冲突频发,逆全球化暗流涌动。
拥有完善基础设施,超级安全、地大物博的同时,从南到北由东到西看点又极其丰富的东方神秘大国,无疑能极大骚动老外爱旅游的心。
你不朝我走来,我就向你走去,逐渐打破线上线下壁垒,让中外民间展开对账,“外资”可不就来了 吗!
外资,可不单单指外商,来华旅游消费的外国人也同样是外资啊!
-End -
希望和你一起共鸣!
weixin-queen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