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我们知道,DNA其实是很脆弱的,辐射、化疗、吸烟等外部的诱因会导致DNA损伤,机体内产生的某些毒性物质或活性氧也会导致DNA损伤。
实际上,在任意一个时间点,我们都可以发现在单独的细胞中存在数以千计的DNA损伤。
而细胞对此也有着非常精密的应对系统,多种修复机制效率超群,理论上来说,DNA损伤的半衰期也就几分钟到几个小时。
不过,今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则大大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威康桑格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发现,DNA损伤的持续存在时间也可以很长。在造血干细胞中,有15-20%的突变是由特定类型的DNA损伤引起,这种损伤平均能够持续2.2年,少部分能够持续3年以上。
研究者认为,这些长期存在的DNA损伤贡献了大量的体细胞突变负荷,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恶性突变出现的风险。
论文题图
为了追踪DNA损伤的持续时间,研究者们构建了人类体细胞系统发育树,共计来自89个个体的103个发育树、11429个基因组,包含造血干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肝实质细胞三类。
作为筛查目标,研究者定义了两类DNA突变,MAV(multi-allelic variants)和PVV(phylogeny-violating variants),它们的发生机制可以看下图,简单来说区别在于复制时在损伤处匹配的碱基是否相同。
由持续DNA损伤导致的MAV和PVV的产生机制
研究者在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肝细胞样本中发现了特别多的MAV,二者突变谱类似,以T>C/T>A 突变对为主,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主要来自烟草暴露和肝脏中的不明病因。
研究者确定的大多数PVV都存在于造血干细胞中,而且它们具有独特的突变特征,以C>T转换为主,在CpT处有富集,与COSMIC突变特征SBS19匹配。
PVV特征与SBS19匹配
研究者继续追溯了造血干细胞中这类DNA损伤的持续时间,发现大多数DNA损伤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3-1.5年,持续超过3年也是常事。平均而言,这类损伤的持续时间在2.2年,20%的损伤能够持续3年以上。
研究者估算,造血干细胞中约有16%突变来自于SBS19,每个造血干细胞内大约存在8个持续的DNA损伤,其中半数会在细胞分裂时产生DNA突变。
研究者分析比对了髓系癌的基因组和外显子测序数据,发现SBS19导致了10%的癌基因编码突变,包括DNMT3A、TET3、ASXL1和TP53等,部分基因中占比可高达16%。
由此可以猜想,持续性DNA损伤的存在也会放大基因组中有害突变出现的可能性,了解哪些DNA损伤与恶性转化关联性更强也具有了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1]Spencer Chapman, M., Mitchell, E., Yoshida, K. et al. Prolonged persistence of mutagenic DNA lesions in somatic cells. Nature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423-8
本文作者丨代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