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过去一年,我们平均每天回收60万斤废旧渔网,这些渔网不仅有省内的,更多的来自全国沿海各地。”1月15日,在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西棘荡循环经济产业园运输场,连云港永泰塑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刚向记者娓娓道来过去一年的“渔网变奏曲”。现场,几台叉车正开足马力“抓取”一堆堆废旧渔网,将它们有序地存放起来。


记者走进成品展览区,展台上陈列着一系列尼龙颗粒成品,透过黄豆大小的墨绿颗粒物,依稀能瞥见它朴实的“前身”。“我们将收回来的废旧渔网进行专业的清洗和洗涤,然后进行粉碎处理、高温熔融,最后通过造粒机挤出成现在的尼龙和聚乙烯颗粒,将其作为生产原料销往全国。”于刚介绍,目前该公司每年可生产塑料颗粒约8万吨,实现产值4亿元左右。


“永泰塑业是我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西棘荡村每年回收全国80%左右的废旧渔网,成为全国最大的废旧渔网回收利用和尼龙颗粒加工专业村。”西棘荡村党委书记钟佰均告诉记者,早在2000年前后他便带着村干部到处跑市场,最后促使村里80多家尼龙颗粒加工户入股,成立连云港永泰塑业有限公司。“2017年村里产业园启动,重点发展海洋渔业资源再利用产业,生产再生尼龙颗粒、塑料制品等产品。目前已落户企业6家,在谈项目多个。实行‘支部+公司+农户’模式,让废旧渔网加工迈上集聚化、绿色化发展之路。”

如今,记者走在村里,一幅和美乡村的画卷映入眼帘:叠墅排排,厂房林立,一条条宽敞的柏油马路通往美丽的丘陵乡村。“2024年全村工业总产值实现22亿元,上缴税收2900多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500万元。”钟佰均说。


尼龙颗粒市场接近饱和,如何更深一步延伸产品链,提升产业含“新”量?过去这一年,钟佰均多次前往南方沿海城市搞调研、招商引资,得到中国500强企业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和技术支持。“借助公司的过磁提纯技术对园区原有产业链进行升级,让废旧渔网在变成塑料颗粒之前更加纯净,提高产品盈利空间,目前每吨废旧渔网净利润比之前能提升4000多元。”金发环保副总经理肖庆卫介绍。

此外,产业园还吸引台企爱仕沃玛入驻,将加工产品从尼龙颗粒进一步丰富到户外用布生产线及PET户外用布。“项目两期共计总投资5.2亿元,建成后年生产3000万码高档PP及PET户外用布,目前一期已进入生产调试。”连云港爱仕沃玛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吉维喜说,预计项目可实现利税2000万,将吸纳从业人员120人,届时依托爱仕沃玛品牌影响力,能有效带动园区产品进入欧美市场。

吉维喜表示,“自从达成合作后,地方政府主动对接,帮助我们准备设立申报所需材料,跟踪申报进度,帮助加快申报流程、协调供电水电气配套,让我们感觉十分暖心。”

依托渔网“织”出的致富网,不仅让本村村民享受着发展成果,也带动周边村共同致富。“以西棘荡村为核心,联同片区内东棘荡村、吴公村、田唐村3个村,共同组建西棘荡1+3联合共富大党委,4个村村集体联合出资注册成立连云港弘正塑业有限公司,承接永泰塑业的上游产业。”东棘荡村党总支书记陈洪雷表示,现在公司每年净利润可达150万元以上,帮助3个村每年增收30万元,村民得到了真实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晞 文/图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