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发展的壮阔版图中,交通宛如灵动的脉络,不仅串联起城市的每一处角落,更成为推动产业进步、经济腾飞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深圳持续发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朝向交通强国 “先锋城市” 的目标稳步迈进。如今,深圳地铁行车组织水平已然跻身国际一流行列,这背后是无数建设者的心血,更是城市发展的生动写照。
1月15日至17日,一场汇聚少年智慧的探索之旅拉开帷幕。“最潮中国观 福田少年行” 第五期活动启动,福田区外国语学校、西交利物浦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外国语学校(上步)、荔园外国语小学、红岭实验小学这四所学校的师生成功集结,组成了少年智慧交通调研团。在行业专家的悉心引领下,他们将踏上实地走访调研的征程,立志为深圳建设智慧交通先锋城市贡献少年思考,提出独特的少年方案。
深度探秘前沿科技,解锁智慧交通奥秘
活动期间,调研团的行程紧凑且充实。15日下午,在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深城交”)智慧设计院交通工程师杨肇琛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来到金田路与福华一路交界点处的“智慧路口”。为满足重点路口的管控需求,这里运用了先进的“云—边—端”技术架构,精心选取37个路口,打造了具备全息感知能力的智慧路口设施以及在线仿真云控平台。
在“端”点,依据路口的不同交通特性,分别配置了视频AI、多目标雷达、红外检测器等端侧设备,精准实现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全方位感知。而在“边缘”域,每个路口都配备了“边缘计算节点”,也就是综合数据仓,能够实现路口级的数据汇聚与控制参数的边缘运算。最为亮眼的是在“云”层,深城交开发出行业内领先的在线仿真信号控制平台,成功实现路网级的控制策略及参数的精准决策。
针对主要道路的服务需求,秉持集约化建设的原则,多功能智能杆应运而生。这些智能杆集成了视频、气象监测、噪声监测、信息屏、应急广播等多种智能设备。同时,配套建设的公共供配电系统、光缆宽带网络,为5G物联网、车联网的后续扩展应用筑牢根基,有效避免了道路的多次开挖,既节省资源,又减少对城市运行的干扰。
随后,同学们抵达深城交总部。在这里,深城交市场总监李海南热情地为学子们介绍了 TransPaaS平台在城市交通治理中的成功应用。截至2023年,深圳常住人口已达1766万,机动车保有量高达426万,新能源车保有量也有108万。不仅如此,深圳已开通无人机航线204条,建成低空起降点249个,载货无人机飞行量更是达到61万架次。在汽车密度方面,深圳每公里的汽车密度位居全国第一;在低空飞行规模上,同样独占鳌头。
当前,中国各大城市普遍步入复杂交通管理的新阶段,面临着基础设施资产规模庞大、交通网络运行复杂、交通拥堵加剧等诸多严峻挑战。而TransPaaS平台,正是深城交历经多年,在城市交通全生命周期建设管理、一体化交通调控的系统性复杂场景下,不断探索、积累、实践的智慧结晶。它融合了云网一体、多维物联感知、交通大数据、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积极探索出面向无人化、智能化、网联化、跨网协同的新一代自主式智慧交通数字底座,为城市交通治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而面对愈发复杂的城市交通状况,智慧交通运营师究竟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深城交深圳数科工程师陈修远耐心地为师生们解答。他强调,一名优秀的智慧交通运营师,必须深入了解城市海量出行需求与交通系统供给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明晰其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方向,同时协助政府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政策,对交通运行进行精准干预,从而实现城市交通的科学规划建设、高效调控管控,最终达成城市运转更加顺畅高效、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的美好愿景。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下午,深城交总部还举行了福田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授牌活动。福田区教育局副局长赵盟、深城交董事会秘书徐惠农出席了此次活动。这一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成功授牌,顺应了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从此以后,学生们拥有了走出校园、亲身体验不同领域知识与技能的宝贵机会,能够将课堂所学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在深城交,学生们可以现场参观和感受智慧交通技术的魅力,直观地了解到智慧交通运营师如何运用信息化、智慧化手段,巧妙解决城市空间治理、政策调控、运营服务等环节的关键问题,以及大数据怎样为交通优化提供有力支撑。这些宝贵的实践体验,是传统课堂教学难以完全实现的。
少年奇思妙想涌现,精心擘画交通蓝图
西交利物浦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外国语学校(上步)的学子张倾羽分享了自己的活动体验。她表示,参加本次活动的初衷便是提升自我、增长学识,而这次活动也确实不负所望。其中,给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智慧交通管理系统。这套系统拥有整个深圳市的 3D 建模,能够实时监测深圳市各个交通系统的动态,无论是道路交通的拥堵情况,还是低空飞行的无人机状态,都能一目了然。一旦发现无人机出现错误操作,系统还能实时发出告警。在张倾羽看来,这套管理系统全面且精细,具备广泛的推广价值。
荔园外国语小学四年级学生林凯泽,在调研后提出了两个极具前瞻性的建议。一方面,他关注到深城交的城市数字模型潜力巨大。他建议在模型中加入更多建筑信息,如建筑布局、消防通道、内部结构等。将这些信息融入后,模型能在消防和建筑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消防救援时,消防员借助模型可快速制定救援方案,找到最佳救援路线,提高救援效率,挽救更多生命;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依据模型能让建筑更贴合实际需求,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布局。另一方面,面对自动驾驶的未来发展,林凯泽敏锐地察觉到道德困境。他建议,在技术成熟到能保证零事故前,谨慎推进完全无人化,确保自动驾驶安全可靠发展。
红岭实验小学的王靖瑶则着眼于日常交通痛点与新兴交通方式。她注意到十字路口交通高峰期,人们因拥堵而焦急。于是建议在十字路口进一步合理划分车道,进行有效分流。比如设置潮汐车道、增加转弯专用道等,疏导车辆有序通行,缓解交通拥堵带来的焦虑。同时,王靖瑶观察到低空飞行对都市生活的影响,提出大力推广无人机外卖。在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当下,无人机外卖能避开地面交通拥堵,保障餐品的送达。但她也提醒,推广过程中要注重低空飞行管理,确保无人机外卖高效、安全、有序运行。
福田区外国语学校学生田佑感慨道,经过今天的学习,他对智慧交通的体系架构有了初步认知,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科技的飞速进步。“听完科普才知道,智慧交通的背后,是科技支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
这些福田少年们虽然年纪尚幼,却已展现出敏锐的观察力与思考力。他们的建议,有的着眼于当下交通难题的解决,有的则为未来科技变革可能带来的问题未雨绸缪。这些充满创意的想法,既是少年智慧的闪烁,也为深圳智慧交通的持续发展勾勒出别样的蓝图。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谢粤蕾
摄影:南都记者 赵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