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tal Health

关于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这一定义既说明了健康远不止于没有躯体病痛或失能,也明确了心理健康是个体健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三大部分,三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换言之,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心理健康”通常被理解为是人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心理健康者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丰富而稳定;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爱、自信且有自知之明;不仅有安全感、自我状态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能以社会认可的方式适应外部环境;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的追求。

简单来说,心理健康包括个体内部心理过程和谐一致与能够良好适应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心理健康者具有情绪稳定、自我悦纳等内在特征,外在又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行为、人际关系及个人成就。此外,身心是一体的,身心同健康。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使人的生理功能处于良好的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发躯体病痛。

现代医学已证明,感冒、肝炎、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等疾病都与人的心理因素关系极大,长期情绪不良可能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严重下降。现代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心理因素是影响个人创造性和潜在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者更能充分激发其心理的潜在能量,更能耐受挫折和逆境,更可能平稳渡过各种难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其学习成绩更优,工作效率更高,对社会内贡献也就更大。

心理健康

Mental Health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加速,意争压力不断加剧,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稳定安全、公众幸福感等交织叠加的特点日益凸显,也更加受到社会与大众广泛关注。目前,我国的心理心态问题在个体、群体、社会多个层面皆有所体现,同时许多问题的产生也与这些方面有所关联。

01

首先,在个体层面:近些年来,我国存在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人数逐年增多,抑郁障碍患病率达到 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81万人。同时,公众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知率仍比较低,更缺乏防治知识和主动就医意识,部分患者及其家属仍然有病耻感。此外,因个人极端情绪引发的恶性案(事)件时有发生。

02

其次,在群体层面: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会给民众带来心理困扰。以新冠疫情为例,疫情下病人和家属会出现典型的应激反应,约有5%~10%的人可能会在事件发生一个月后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一般大众也易出现情绪、行为和睡眠方面的问题甚至障碍,因此疫情期间加强心理干预、疏导极为重要。此外,个人或群体性极端或恶性事件会对社会公众产生心理冲击。在因个人极端心理引发的恶性案(事)件中,作案人内心往往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怜悯并企图通过制造恶性案(事)件来发泄对生活的不满。作案人极端心理的形成存在发展的过程,若能尽早识别并干预其心理形成过程或疏导形成后的极端情绪,尽量减少心理应激刺激,就可能降低恶性事件发生的概率。

03

最后,在社会心理层面: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对国民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蔡华俭等人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心理变化在整体上表现出如下倾向:第一,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个体主义价值和心理行为日益盛行:第二,传统社会所强调的集体主义价值虽减弱,但仍发挥重要作用;第三,多元文化共存将是当下和未来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其他的一些心理心态变化还包括:一般信任在下降、幸福感先前下降但近年来有上升的迹象、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升但是不同社会群体升降不一致、总体的负性情绪在增加、性观念更为开放和包容等。良好的社会心态的培育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与积极促进引导,将其纳入制度化、程序化解决轨道,多措并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为有效应对逐渐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我国开始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服务是指运用心理学及医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或减少各类个体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主要形式有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

2016年22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现有的心理健康服务状况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及经济建设的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迫在眉睫。该文件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民心理健康意识将明显提高。各领域各行业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加快建设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关注和及时疏导,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传统心理健康服务重点关注个体心理健康,但随着心理健康问题维度日趋多样化,国家也开始注重以心理健康服务为基础实现覆盖范围更广泛的社会心理服务。2018年,10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提出的工作目标为,到2021年底,试点地区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将心理健康服务融人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健康细胞工程(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家庭)和基层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明显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一直在强调“群体”的多样化服务,如在“一、指导思想”中的“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及正文中提到的“高危人群”“特殊人群”“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人群”“弱势群体”“群体危机管理”和“心理问题人群”等。此外,除传统的心理健康服务方式外,也新增了如“家庭关系调适”和“救助帮扶”等服务和社会支持方式,并强调发展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者专业队伍,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机制,通过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优势来提供服务。

可见,从心理健康服务到社会心理服务,国家更加强调主动提供面向全社会、全人群和全领域的多元化服务,服务对象更广泛、服务模式更主动、服务网络更宽广、服务形式更多样。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提出与加强正是这一变化在政策层面的显著体现。

例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抚慰病患与医务人员、缓解大众心理焦虑、调节社会心态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中国心理学会带头开展抗击疫情的“安心”计划,到各个高校及社会心理服务机构有针对性分级分类面向新冠感染者和社会大众提供社会支持,疫情带来的社会冲击得到极大缓解。

传统的心理健康服务着重为存在心理问题或精神病痛的患者提供服务,从而预防或减少个体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心理健康。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侧重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服务已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时代呼唤更加全方位、全覆盖、多元化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摘自《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编者:闫洪丰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要览

审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常 佳

稿件来源:心教育心理课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