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信网 责编:李源菁 2025-01-16 14:41:58

随着“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球目光再次聚焦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日,青岛郑玄与康成书院传说等11项入选省级非遗项目。首个“非遗版”春节临近,青岛各色民俗活动中蕴含着丰富又充满新意的非遗符号,让年味越来越浓,彰显着文化自信,传递对新年的期待。


市民游客在非遗大集上体验传统年味。(来源:信网)

剪纸制灯捏面塑 年味藏在非遗里

非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凝结着一座城市独有的生活方式、文化内涵,是城市人精神上共同的“根”与“魂”。

青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灿若星辰,目前有各级非遗项目926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85项,市级207项;各级非遗传承人547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名,省级38名,市级123名。全市建立省级非遗传承体验基地8处,市级非遗传承体验基地24处,市级以上非遗工坊92处。

春节,是“刻在中国人DNA里的仪式感”,首个“非遗版”春节激发了人们对非遗的关注和热情。“谁说这年味淡了,这年味可太足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遗项目,让浓浓年味扑面而来,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传递着人们朴素美好的生活理想。

因海而生,向海而兴。1月7日,2025山东省“海洋大集”新春季在青岛正式启幕,非遗项目走上“C位”,体现着对本土海洋民俗的传承延续。城阳大集上,600多岁的非遗鱼皮鼓展现渔家潮范儿;泊里大集上,海鲜烩饼等非遗美食出锅征服市民游客的味蕾;王哥庄大集上,崂山茶、大馒头等是独属青岛人的老味道;在鳌山卫大集买上一对非遗榼子,回家动手制作特色饽饽,让餐桌上的年味更浓。

除了非遗大集,在即墨古城,台上,柳腔、东路大鼓等非遗项目轮番上演让人目不暇接;台下,即墨花边等多项非遗手造在此展示和互动。在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上,剪纸、面塑、糖画等传统手工艺人现场展示技艺,舞龙舞狮、秧歌、踩高跷等非遗民俗表演是青岛人的“春节记忆”。


青岛各色民俗活动中蕴含着丰富又充满新意的非遗符号。(来源:信网)

践行“文化两创” 传统非遗新呈现

保护与传承,是每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共同课题,对此,青岛下足了“功夫”。

2024年以来,青岛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系列活动超过500余场,吸引了不同年龄的市民游客广泛参与;作为“非遗在社区”试点城市,自制漆扇、夜校抚琴等触手可及的非遗文化体验,对于多数青岛市民来说已不再陌生;推进“非遗进校园”,在胶州市,11万学生练习秧歌和三铺龙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打造非遗需求嫁接的平台,在近日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的第三批非遗工坊名单中,共有10家单位入选;开展涉外交流活动,邀请外籍教师、留学生等外国友人,学习体验大欧鸟笼等传统技艺,助力非遗项目“出海”,讲好青岛故事……

如何赓续中华文脉,让这份文化瑰宝焕发新的生机?

一方面,需要在传承上不断推陈出新。青岛连续多年举办“非遗+”文创大赛活动,评选出非遗文创、旅游商品、创意设计等三大门类100余件获奖作品并进行路演发布,让非遗不再仅仅是历史的回声,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另一方面,需要在传播途径上积极拓展。近期携非遗文化回归的李子柒,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让古老的技艺以新颖的形式走入大众视野;春节临近,马面裙成为很多人的“新年战袍”,面对蜂拥而至的订单,“青岛智造”让传统产业跟上市场脚步;《黑神话:悟空》通过“非遗+数字”的创新表达,助力传统文化传播。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一场“持久战”,既需要专业文化保护职能部门在前引路,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集体发力,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使其处处看得见、人人都知道、家家都参与,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信网评论员 戴慧慧


  • 首个“非遗版”春节 青岛大街小巷年味拉满-信网专题

[来源:信网 编辑:李源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