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
文帝治国平天下,制乐传于百姓家。
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
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
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
这是一首流传于民间的陕西民谣,其所描绘的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的精华——皮影。皮影是用牛皮刻制成人物、动物、道具,以灯照影而进行表演,是活跃在我国民间的一种饶有情趣的戏剧表演形式。陕西是皮影艺术的发源地,近代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其现状》中认为:“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当皆以其最盛。”
皮影戏始于秦汉,最初是在宫廷表演,唐朝以后流传到民间,成为一项颇受欢迎的民间艺术,被誉为研究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活化石”。皮影作为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制作皮影的过程非常精细复杂。首先,需要挑选优质细薄的皮革,然后根据角色特征和表情进行细致的雕刻,再用线将不同部分连接起来,并在适当的位置开孔,以便将灯光透过形象投影出来。最后,根据剧本和音乐,演员们将皮影人物操纵得灵活生动,配合讲述故事的内容。整个过程需要技艺娴熟的手工艺人和演员的配合。皮影的题材广泛,涵盖了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皮影人物造型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
陕西皮影主要分为以华县皮影为代表的东路皮影和以凤翔皮影为代表的西路皮影。华县皮影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制作精细,玲珑剔透,深受大众喜爱,它集雕刻、戏曲、绘画于一身,独有的“推皮走刀”制作技法塑造出了个性鲜明的皮影人物,也体现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推皮运刀”亦称“推皮走刀”,是华州皮影最具代表性和最基本的雕刻手法。皮影原料以秦川牛皮为首选,经过8个步骤、20多道工序,匠人才能做成精致复杂的皮影。匠人在数千次的推皮运刀中,雕刻完成所有部件,然后再根据其造型特点进行敷彩,使之呈现出绚烂各异的色彩效果,最后穿针缀线,一副皮影才最终成型。华县皮影人物高约1尺(33厘米),颈、肩、腰、膝、肘等处有轮盘牵线。皮影通过姿态和五官来反映人物的性格,如以平肩和皱眉区分阳刚和阴柔,人物形象或刚直不阿、或夸张诙谐。影人的服饰大轮廓由菊、兰、梅、竹配以字、雪花、鱼鳞等图案而成。着色用镂线区分,以大红大绿构成强烈的对比。皮影戏中的人物形象多为侧脸、侧身,这种符号化形象始终让观看者处于最佳观赏视角。
与东路的华县皮影相比,凤翔皮影人物逼真传神,造型大方舒展,配以乡土气息十足的秦腔,皮影戏很受西府群众欢迎。凤翔皮影在制作工艺上注重细节和精雕细刻,色彩鲜艳、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在表演形式上,凤翔皮影融合了地方戏曲、音乐、舞蹈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刘一刀皮影”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皮影的传承人刘一刀,原名刘亚利,被誉为“西府皮影第一刀”创立的,经过家庭世代传承,逐渐形成了“刘氏皮影”,“刘氏皮影”的制作特点技艺精湛,选用上等牛皮,手持一刀,经过24道工序,手工精雕细刻3000余刀而成,展现了高超的手工技艺和艺术造诣。其作品在1986年获得了“全国皮影评比会”的最高奖项“佳品奖”,进一步证明了其艺术价值和影响力。西府皮影的制作手艺代代内传,在刘亚利老师的父辈手中进行了技术革新,从多把刻刀渐渐优化为“一把刀子走天下”,形成“皮子不动刀子动”的创新理念。
近年来,随着电影、电视、网络等各种新的娱乐形式的出现,作为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皮影戏几乎完全退出了演出市场。但在艺人们的努力下,皮影完成了从演出工具到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嬗变。许多传统皮影剧团和工匠们致力于传承和发展这一传统艺术。它挣脱了纱幕的遮拦,走出了狭小的舞台,登上了家庭艺术装饰的“大雅之堂”,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种。同时,新的创意和现代元素融入其中,使皮影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陕西皮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还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让我们共同关注和传承这一传统艺术瑰宝,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央民族大学 惠奕欣 先嘉馨)
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