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刘澜昌
加拿大能源部长乔纳森·威尔金森近期访美,试图劝阻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对加拿大的关税威胁和“吞并大计”,这场外交博弈却暴露了两国关系背后的裂痕与危机。面对特朗普高调的关税威胁和所谓“让加拿大成为第51个州”的荒唐言论,加拿大的外交手段显得既无力又讽刺,甚至不得不通过制造“中国威胁”来博取华盛顿的认同。加美关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而这场纷争背后,折射的是两个国家在经济、能源和安全上的深度依赖与战略博弈。
威尔金森的访美之行,表面上是为缓和加美贸易争端,但其言辞中弥漫的无奈与恐慌,却难以掩饰加拿大在这场对抗中的弱势地位。从历史上看,加美两国长期以来被视为最紧密的盟友,经济上唇齿相依。然而,特朗普政府的强硬贸易政策正让这一关系急剧恶化。威尔金森反复强调美国对加拿大能源和关键矿产的依赖,甚至抛出关税威胁将迫使华盛顿与俄罗斯和中国合作的“危言”,试图用夸张的假设让特朗普回心转意。但这种充满自保色彩的陈述,反而凸显了加拿大对美国的高度依附,以及缺乏自主性的问题。
特朗普扬言对加拿大商品加征25%关税,这不仅是对经济规则的肆意践踏,更是对盟友关系的直接挑衅。美国每天消耗的石油有四分之一来自加拿大,加拿大还是美国最大的铀、钢铁和铝的外国供应国。这些关键资源关系到美国国家安全,但特朗普似乎毫不在意,执意用关税作为政治武器,逼迫加拿大屈服。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无异于在两国关系中埋下一颗定时炸弹,一旦引爆,可能重创北美自由贸易体系,甚至波及全球经济。
威尔金森的发言中多次提及“中国威胁”,试图以此为借口拉拢美国,推动七国集团对关键矿物定价设定下限的议题。这种策略看似聪明,实则暴露了加拿大外交政策的短视与被动。指责中国市场干预不过是转移视线的伎俩,真正的问题在于,加拿大自身的技术和产能不足,无法满足能源转型和关键矿物供应的需求。试图通过人为定价来改变市场规则,既不现实,也无法掩盖加拿大在全球资源竞争中的弱势地位。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的“吞并”言论虽看似荒唐,却隐隐折射出美国对加拿大资源的觊觎与控制欲。长期以来,加拿大的能源和资源出口严重依赖美国,这种不对等的经济关系,使加拿大在贸易争端中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特朗普的高调威胁,不仅是对加拿大主权的挑衅,也是一场公然的资源掠夺计划。威尔金森在威尔逊中心的发言中试图展现加拿大的独立性,甚至宣称“我们永远是加拿大人”。但这种姿态下的自信,显然经不起特朗普的强硬挑战。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步步紧逼,加拿大能否作出有效反击?答案令人担忧。尽管威尔金森威胁将采取反制措施,包括对美国商品征收关税甚至石油出口税,但加拿大的经济规模和市场影响力注定其报复手段无法真正撼动美国。这种“针尖对麦芒”的较量,只会进一步加剧两国的紧张关系,而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风格一贯以单边主义和霸凌著称,加拿大的温和抗议和威胁反击,显然难以改变这一现实。
更令人不安的是,加拿大在这场贸易战中的处境,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资源依赖和经济失衡的深层问题。美国通过关税威胁和贸易规则的操纵,试图强化自身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而加拿大这样的资源输出型国家,却在这种不平等的结构中被边缘化。威尔金森试图用“中国威胁”来转移矛盾,但这种短视的外交策略,只会让加拿大更加深陷于大国博弈的漩涡中,失去独立应对挑战的能力。
加美关系的裂痕,反映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在全球化体系中,经济强国往往通过霸权手段攫取利益,而弱势国家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加拿大与美国的关系,正是这种权力不对等的典型体现。特朗普政府通过关税威胁将盟友关系变成筹码,这不仅削弱了国际合作的基础,也让北美自由贸易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对于加拿大而言,这场贸易争端的教训是深刻的。过度依赖美国市场和资源出口,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致命弱点。要想摆脱对美依赖,加拿大需要重新思考其经济结构,寻求多元化的贸易伙伴,同时加大在能源转型和关键矿物领域的自主研发投入。而对特朗普政府而言,这种毫无底线的关税威胁,最终只会让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更加孤立,失去盟友的信任。
加美关系正处于关键转折点。威尔金森的访美之行,未必能改变特朗普的强硬立场,但却为加拿大敲响了警钟:主权和独立性不能依靠盟友的仁慈,而需要通过经济自强和外交主动来实现。在这场博弈中,加拿大能否化被动为主动,才是决定其未来的关键。否则,等待它的将是一场资源与主权的双重危机,而美国的强硬霸凌也将进一步撕裂北美的合作纽带,留下难以弥补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