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一局二公司长春地铁5号线九工区项目党支部始终秉持党建引领、创新驱动理念,深度融合党建与技术,走出了一条技术创新与党建协同共进的特色发展之路。
党建聚能,组建科研“先锋队”
科技创新是民族复兴的核心动力。党支部集中选拔一批党性强、业务强、创新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党员干部,组建“青砼致远”技术攻关创新工作室。通过制定系列党建工作制度文件,将科研管理、生产经营等各项目标纳入党建工作要求,聚焦施工重难点,建立党建工作台账,从年初规划、月中跟踪到年末考核,形成管理闭环。同时,借助“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党纪专题读书会等活动,夯实党员理论功底,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融入技术攻关日常。
党支部积极开展“创岗建区”活动,于施工现场成立党员先锋队、工人先锋号、青年突击队,组织青年安全生产监督岗隐患排查、质量找茬大比拼等技术活动,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及时发现与解决,工程整体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赢得业主与监理单位的高度认可。
党建赋能,勇破科研“荆棘路”
项目位于长春市老城区,地面交通繁忙,地下管网复杂,施工难度和风险极高。以东大桥站为例,原设计为地下两层加站前折返线,但上方有埋深9米、直径3米的污水主干管,改移难度极大。“青砼致远”技术攻关团队经研究协调,将车站改为三层,避开污水管,把折返线移至亚东区间,并优化围护结构,采用地连墙代替钻孔桩,既化解施工风险,又控成本、保进度,也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亚东区间交叉渡线的施工问题同样棘手,场地狭小、工期紧迫、交通疏解复杂。党员攻关团队联合业主、设计单位,邀请专家研讨,在传统盖挖法基础上创新,推出长春首个地铁纵向分幅、半明半盖施工工艺。针对格构柱安装等技术难题,党支部组织技术骨干研讨,成功编制《复杂交通环境地铁工程半明半盖施工工法》,申报相关工法及专利1项,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为同类工程提供了范例。
党建添翼,喜结科研“丰硕果”
党支部深挖组织潜能,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在安全质量达标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物联网+BIM 技术”“暗挖地铁工程BIM智能建造技术”等前沿课题,着力以数字化、信息化赋能,打造工地“智慧大脑”,助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有效提升了施工安全系数与效率。迄今,项目累计斩获25项专利与软著、2项企业工法、3项省部级及国家级QC成果、3项中施企微创新成果、3项集团合理化建议、1项铁路BIM“联盟杯”一等奖、1项省部级 BIM奖,这些成绩充分彰显了党建引领科研的强大作用。
党建育才,筑牢科研“人才库”
项目党支部高度重视青年技术人才培养,不断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党支部书记侯拉平凭借专业能力与领导水平,入选长春市建筑领域安全专家库,为项目安全技术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在长春市总工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地铁工程“五比五创”劳动竞赛中,党员吴秀颖作为唯一女选手脱颖而出,荣获第二名。此外,项目青年积极参与公司“五会五有”职业技能竞赛,不断在实践中提升岗位能力。
项目部扎实推进导师带徒活动,安排经验足、责任强的党员骨干指导青年,积极为青年搭建实践平台,选派党员技术骨干参加全国冻结法施工技术交流研讨会,让青年在攻坚克难中锻炼,在实战中成长,从图纸研读、设计方案到现场实操、解决问题,实现全方位成长,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推动科研管理升级。
“党建+技术攻关”的深度融合,让长春地铁5号线项目科技创新成果丰硕,青年人才辈出。这一成功范式,既保障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技术创新形象与品牌声誉,同时也为同类型项目的技术创新与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借鉴与参考。展望未来,项目技术攻关团队将继续以党建为笔、创新为墨,绘就城市建设与企业发展新画卷。
(赵亚维|编辑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刘明太)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