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吉林发展的印记
如果把时间的拨片定格到2024
你会发现
吉林这一年
关键词锁定了: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对吉林有多重要?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吉林高质量发展,根基是新质生产力发展
如何破局?科技创新就是核心驱动力
而吉林,正是抓住了这个“牛鼻子”!
中国吉林网资料图
从年初开始,“科创专员”就进企业了。
“吉林省科技人才助力企业创新跃升三年行动”,计划利用3年时间,聚焦重大发展战略,从省内外选派1000余名高校院所“科创专员(科创副总)”,走进企业助力产教融合。
科创专员来了,科技硕果也从“抽屉”走进企业。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宋广树研究员,帮助吉林省富民种业有限公司先后改良出抗虫、耐除草剂玉米新品种10余个。
长春工业大学盖方圆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帮助吉林石化完成了乙丙橡胶活化剂研发,填补了中国石油技术空白。
吉林农业大学王玉华教授,帮助吉林省红五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了系列即食黑参产品,申请企业标准7个,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
创新有了,还需要转化。
于是,记者看到一系列顶层设计。
在奔走一线的采访中,记者同样找到了生动的创新实践。
探秘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这个有着50年发展历程的企业,如何占据光栅编码器、光栅尺的专业翘楚。
中国吉林网资料图
解读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吉林省万和光电集团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产品研发实验室如何开拓智能光电领域,向自主研发环节发起“进攻”。
记者也被一个成立仅5年的企业中溢集团(吉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炭素行业爆发出的惊人能量所惊叹。
强化创新、突破壁垒的“独门绝技”,数字赋能、转型升级……多维度、多视角呈现出吉林省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2024年, 吉林前沿性技术“一路突破”,发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破除发展掣肘“一路向前”,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涌现。
中车长客供图
“吉林一号”全球一张图填补国际空白;
长光卫星“吉林一号”117颗卫星全球组网:
吉林省首趟CR400BF-GS型复兴号技术提升型智能动车组(长春站开往北京朝阳站)上线运营,擦亮吉林高铁名片;
吉林大学“地壳一号”挺进地球万米深处;
中车长客时速160公里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等新一代列车,持续为世界轨道交通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吉林网资料图
吉林化纤碳纤维等四大纤维走向世界;
长春百克生物首批国产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上市打破国外垄断;
通化安睿特自主研发出全球唯一上市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
2024年,吉林科技大放异彩,亮点频现。
从李玉院士团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到董绍俊院士、徐如人院士包揽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
从3个省实验室授牌,到我省国家级科技小院数量领跑全国;
一系列成绩彰显了吉林科技的实力与潜力,迈向科技强省的坚实步伐。
在正在召开的全省两会上,科技创新同样是高频词汇。
很多委员在报道当天带来的很多提案 ,也与科技创新有关。
省政协委员、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专家、博士生导师花秋玲就认为,当前宏观经济面临国内需求不足和国际政策不确定性的双重压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破局的关键。
“ 过去一年,吉林省聚焦科技创新,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政府积极搭建科技创新要素平台,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产业‘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创新资源更高效地服务实体经济。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吉林省不断激发实体经济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今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这背后释放的信号就是,吉林将下更大力气“创未来”。
科技创新,吉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025,向新而行。
你看你看,吉林科里科气的样子真好看!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陈志文
制作 张圣欣
初审:刘星彤
复审:曲翱
终审:陈尤欣